回覆列表
  • 1 # 多樂幼教

    孩子出現一些攻擊性行為,父母如何引導?

      孩子出現了攻擊性行為,有可能是出於保護自己,也有可能是霸凌同學,因此分清兩者的區別很重要:

      自我保護通常是被動產生,發生頻率較小,而霸凌同學通常是主動發生,發生頻率較大。無論是保護自己還是霸凌同學,作為家長都應該好好引導,否則可能會釀成大禍。我們應如何引導呢?

    溝通攻擊原因。家長應及時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溝通行為產生的原因,搞清楚孩子是自我保護還是霸凌同學,後再作相應引導;

    引導正確的處理方式。很多孩子由於社會經驗不夠,導致遇事無法透過正確的途徑解決,因此往往會透過暴力、直接的方式處理。家長應幫助孩子分析遇事後處理的方法,讓孩子學會更多更正確的方法處理後,孩子才會有所選擇,放棄攻擊性行為;

    樹立榜樣,反思自己。孩子有攻擊性行為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因此家長應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出現過類似暴力的行為,若有則改,並且在孩子面前樹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讓自己的榜樣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和諧的家庭氛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若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孩子就會認為吵架、打架就能處理問題,因此脾氣也會變得越來越暴戾;

    多聽舒緩音樂。音樂能陶冶心性,多讓孩子聽舒緩的音樂能讓孩子暴戾的脾氣得到舒緩,變得越來越溫和。

      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家長切不可以暴制暴,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掌握正確的方法,科學地引導孩子,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以上,如有不適,盡請指正。

  • 2 # 心理教練Melody曾婷

    首先,這個問題裡的孩子年齡,需要得到澄清。

    “孩子”年齡的範圍比較寬泛,因為從0-3歲、4-6歲、7-12歲、13-18歲,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思維特點、發育規律還有生活環境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家庭的具體情況,再給出更客觀的建議。

    其次,針對攻擊性行為,不管哪個年齡段,有一些共性的理解,可以供參考。

    從大腦科學的角度,因為孩子還處於未成年的階段,大腦的前額葉皮質,也就是控制理性、邏輯、推理部分的負責區域,還沒有發育成熟;如果遇到一些衝突事件,或者情緒劇烈的時刻,我們往往會看到幼兒、以及青春期特定年齡的孩子,都容易出現一些偏激行為。這時候家長不可急於定性,指責孩子“不懂事”或“沒禮貌”,“真丟臉”,因為在任何一種不良行為的背後,都是有一定原因和規律可循的。

    家長需要做的,一是看到孩子“攻擊性行為”發生的原因、規律,總結正確的歸因方式,不宜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兒童心理學家德雷克斯說,任何有不良行為的孩子,都是喪失信心、需要被關愛的孩子。因為年幼,很多情緒或感受沒有精準描述出來,孩子選擇了用看似不好的行為,來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二是,家長去觀察自己的家庭環境,或者孩子身邊的重要他人,比如長輩、老師等社會環境。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出現,是和社會環境息息相關的,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給予了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模式,他有沒有習得或模仿身邊人的行為,或者在教育過程中,哪些環節給了孩子負面的認知。

    三是,引導孩子用其他積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孩子是需要家長的引導和鼓勵的,來看到除了攻擊這種解決辦法之外,有沒有更好的溝通的方式。家長和孩子交流攻擊行為的後果是什麼,引發孩子思考,啟發孩子獨立思考還有哪些方式既可以釋放情緒,又可以尊重他人。

    以上答案,建立在未知道孩子年齡、環境的基礎上,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最後的答案是順其自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