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水居
-
2 # 姍姍2358
如果你說的是第一種,產量低的導演其實很多,比如張藝謀陳凱歌都屬於產量不高的,這個並不能成為衡量導演是否偉大是否成功的一種硬性得標準。
如果是第二種,取材方面,有人覺得李楊只著眼於社會陰暗面,盲山盲井盲道都在講華人如何沒有人性,如何低等級,如何被簡單的慾望綁架,做出喪失人性的事情,說李楊是靠歪曲中國形象來出賣尊嚴換取獎項,完全就是胡扯了。如果以這個為基準來判別好導演和壞導演,那南韓基本上就沒有好導演了。是個南韓導演,不拍個辯護人,不拍個看見惡魔,不拍個素媛,不拍個熔爐,簡直就不能算導演。我們並沒有要求社會進步一步登天,然而絕不應該對已有的老鼠洞視而不見。
如果第三種,那真的也更沒什麼好說了。去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吧,去看孤芳不自摳讓後期摳吧,進這個答案作什麼,你根本也看不懂題啊。
近日,因為看了李楊導演的《盲.道》,手機上的推送內容全是“好心施捨被拐賣,人性淪喪”一類的話題,倍感新鮮。前面有朋友反應現在手機被“監控問題”,我在想是不是?玩笑話!倒是李楊導演十年磨一劍的“盲”終章到來,引起一些討論的熱潮~ 妥協,再妥協 十年芳華,盲系列終章本身就是一個艱難歷程,從準備公映,到長達一年的稽核,從出發點來看,電影本身就是一次妥協。這也是為什麼達不到《盲井》《盲山》高度的原因,《盲山》中被貫徹的黑色幽默,人物命運的無常,無力都備受震撼。從礦工密謀殺害再到善心的萌動,最後再自相殘殺,觀眾經歷的是一個常人的心態的轉變,憎恨·同情·無奈·唏噓的感受湧上心頭,五味雜成。這也是《盲井》能夠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導演在講故事,只是想把故事給講清楚。《盲.道》的觀感就少了共鳴,全片下來,卻是妥協,人販子拐賣小孩有理有據,大人賣小孩有理有據,救人者自救,最後再由警察出面解決全部,圓滿收場。似乎劇情合情合理,價值觀也向上,只是現實中的人販子不會那麼良善,不會任由一個人三番五次的去“搞亂”他們。也不會最終完美收場,“小孩被好心人收養,犯罪分子伏誅。” 不要猜測人心的下限 從《盲井》開始,人心的下限就在被考量,可以殺人,也可以在殺人之前帶她去感受“美好”,到《盲山》中是被賣的人的痛,還是出了錢又不被認同的人的痛,再到《盲.道》中出於生活壓迫的人賣女的考量。人心的下限在哪裡,答案是永遠不要去揣測人心的下限,犯罪分子出於“善”帶你去享樂,然而無法改變要殺你的決心,甚至是《盲.道》中母親愛孩子,卻仍然要賣孩子的結局……前面看到一則新聞,說六旬老人拐賣年輕女大學生,老人或許也有孫女孫兒,卻可以拐賣其他人,這是人心。盲系列終章就是要把整個盲系列串起來,從考究人心開始,一步步的朝前走,是一步步向下,還是逐漸明朗。 趙亮這個形象的的多變性。這種多變承襲了以前兩部,趙亮到底是愛自己女兒多一點,還是愛這個盲人女孩多一點,是對盲人女孩的同情多一點,還是對女兒的愧疚多一點。導演有意的在影片快要結束的時候講出趙亮女兒的死因,是不是有向觀眾揭示人心的作用,讓大家開始從頭思考趙亮這麼做的真正動機。"最可愛的是人,因為人會思考,最可怕的也是人,因為人會思考。” 趙亮的動機上愧疚是多於了愛?哪個父親不喜歡一個女兒叫他“父親”,哪個父親不喜歡乖巧懂事的孩子,影片中的晶晶是在用言語和行動上促成人物身份的轉變,趙亮也是在人物的動機中彌補“愧疚”,從對晶晶穿的衣服,再到他的髮型,人心是經不起考量! 十年磨一劍,磨人心 十年磨一劍,磨人心。從《盲井》開始,個人的無所作為,最後歸於終章的社會力量,導演的心在經歷一個“慘烈”轉變,儘管銳利脫於當年,但影片本身可供討論的仍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