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越折騰越成長

    我覺得職業倦怠很常見啊,別說半年,有時候一個多月就有。

    結合自身經歷,我覺得有以下幾種原因:

    1、潛意識裡對於工作內容比較排斥,有可能是過了新鮮勁,也有可能是過於簡單,也有可能是過於繁瑣。

    就拿我來說吧,喜歡在工作中嚐鮮,一旦落入繁文縟節,我就容易產生職業倦怠,也容易消極怠工。

    後來證明,我的性格需要磨礪。

    比方說,有些任務看上去簡單和繁瑣,做下來沒有成就感,那能不能嘗試一下總結一下方法論,看看有沒有流程最佳化的機會。也就是說試著開啟腦洞看看有沒有讓工作變得可愛的方法。

    還有一種是工作太難,讓自己屢屢受挫,選擇性逃避。那這個時候需要自己調整好心態,提升自己的能力。你會發現自己獨立解決棘手問題後能長足地增加自信。

    如果一切都試過了,還是不如意,那就有可能是人崗不匹配,就主動申請換崗啥的都行。

    2、身體滿負荷,需要休息了

    放空一下自己,徹底身心休息,然後再來看職業倦怠這回事,可能又是新的一幅面貌。

  • 2 # 下鄉知中

    厭倦工作。厭倦什麼樣的工作牌?

    高薪,有多高?

    隨著新一代員工的慢慢的進入職場。社會諮詢的發達。

    會有以前一被忽視設定被打壓的聲音傳了出來。比方說職業厭倦感。比方說高薪難阻“企業睡人”

    於是有人開始換懷念過去風平浪靜的日子。那個時候員工好管。

    有人羨慕歐美工作少,假期悠長的輕鬆日子。

    這些都對,也都不對。瞭解一個事情的發生,需要去了解它的歷史脈絡和現狀。

    以前有工作厭倦麼,有的。只是不被宣揚。

    比方年齡大一點的人,國營飯店的生冷和國營商店裡磕著瓜子的大媽。這個就是職業厭倦的表現。但是沒有人會說。或者沒有人公開說。

    那個時候選擇工作只有單位需要,沒有興趣愛好。她們的表情是麻木的。

    那麼現在呢。外面有歐美悠閒的生活在比較。內有各種繁瑣重複而看不到前途的工作在困擾。那麼職業倦態的這種說法就出現了。

    所以現在公司,尤其是傳統公司,要更多的從人性的角度去考慮結局這種精神層面上的問題。適當的加以疏導。

    但作為職場人員,也要明白,工作。或者說大部分工作是沒有什麼好開心的。“錢多事少離家近”的願望,也就是願望而已。想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抱怨。想辦法勞逸結合,想辦法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或者學習的地方。才是最靠譜的解決方案。

    打個比方。遊戲好玩吧。但是要規定你一天玩8個小時,一年玩300天同款遊戲,你也得吐。就是這個道理。

    高薪是一種激勵的辦法。但是高薪的激勵,到了一定程度。它所起的作用會越來越小。

    舉個例子,阿里上市以後,在半年裡清退了三分之一的中層幹部。為什麼呢,前面辛苦了好幾年。現在有錢有股票,財務自由了。如果在事業上 沒有太多的追求,自然就不願意幹了。

    真的高薪起的作用都有限。更不用說更多假的所謂高薪了。

    打破企業睡人的局面,就是既要有優厚的待遇和上升渠道在等著你,也要有強大的競爭壓力隨時督促著你。讓你不停的奔跑。實在不行的,那就只好清退了。

    簡單的講,胡蘿蔔要大,棒子也要粗。

    很多公司不給老員工加薪,反而給新員工高薪的原因,也不一定是老闆摳門,而是知道這種高薪起的邊際效應太小了,反而不如去激勵新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女人結婚前是好女兒,結婚後在婆家就變成壞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