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有機磷標液作為待測試樣,在兩個檢測中心,分別用安捷倫 7890A 和瓦里安 GC450 作為研究物件,透過最佳化色譜升溫條件,得到譜圖峰形最佳的設定。
一、有機磷混標溶液峰形改善的研究
1.相同的程序升溫
相同的程序升溫,同樣型號的色譜柱,長度一樣,但柱內徑與膜厚不同,色譜峰會有何不同?我們看下面從兩家檢測中心的兩款不同色譜儀的對比如下。
A 檢測中心:安捷倫氣相 7890A,FPD 檢測器,DB-1701 色譜柱(30m×0.53mm×1.0μm),進樣口溫度 220℃,檢測器溫度 250℃。程序升溫:150℃保持 2min,8℃/min 升到 250℃,保持
5.0min,共 19.5min,結果見圖 1-2。
B 家檢測中心:天美(原瓦里安氣相) GC450,FPD 檢測器, DB-1701 色譜柱
(30m×0.25mm×0.25μm),進樣口溫度 220℃,檢測器溫度 250℃。程序升溫:150℃保持 2min,8℃
/min 升到 250℃,保持 5.0min,共 19.5min,結果見圖 1-3。
圖1-2 安捷倫有機磷標液圖
圖1-3 瓦里安氣相有機磷標液圖
其中圖1-2,峰形很好看,特別前三個峰敵敵畏、丙溴磷、甲胺磷尖銳勻稱;圖1-3,前三個敵敵畏、丙溴磷、甲胺磷峰形展寬、拖尾,分離度不好。
為了改善瓦里安450攝氏度色譜峰峰形,進行一下柱箱溫度實驗。
1)降低柱子初溫到100攝氏度
柱子初溫由150℃降低到100攝氏度,程序升溫:100℃保持一分鐘,8℃/min 升到250攝食度,保持10min,共29.75min,結果見圖1-4
2)降低柱子初溫到80攝氏度
柱溫由100攝氏度降到80攝氏度,程序升溫:80攝氏度保持1min, 8℃/min 升到250攝氏度,保持6.0min,共28.25min 結果為1-5
從圖1-4可以看出,敵敵畏在7min 出峰,但是前面峰拖尾現象並未改善,圖1-5中可以得出敵敵畏在9min處出峰,峰形稍有改善,但是效果不明顯。
圖1-4 色譜柱初溫100℃混標液
圖1-5 色譜柱初溫為80℃混標液
二、結論
在做一個新方法開發時,氣相色譜的溫度條件一般會照搬標準或者照抄同行業用的溫度條件,但要看色譜柱是否相同,氣相色譜型號是否相同,即使完全一樣,也要在自己的儀器上進行多次試驗,找到最最佳化的方法。
1.柱溫的選擇
柱溫是氣相色譜重要操作條件,柱溫改變,對柱效率,分離度 R、選擇性以及色譜柱的穩定性都發生改變。柱溫低有利於分配,有利於組分的分離,但溫度過低,被測組分可能在柱中冷凝或者傳質阻力增加,使色譜峰擴張,甚至拖尾。柱溫高有利於傳質,但柱溫過高時,分配係數變小,不利於分離。所以要透過實驗選擇最佳柱溫,要使物質對即完全分離,又不使峰形擴充套件、拖尾。
2.程序升溫的選擇
當被分析組分的沸點範圍很寬時,用同一柱溫往往造成低沸點組分分離不好,而高沸點組分峰形扁平。若採用程序升溫的辦法,就能使高沸點及低沸點組分都能獲得滿意結果。從圖 5 可以看出,三階程序升溫使各組分能夠分離,而且不同的程序升溫速率可以使整個色譜圖顯得緊湊,讓大部分組分在較短時間集中出峰,縮短檢測時間,所以程序升溫條件還要進行多次摸索,才能找最最佳化的方案。
將有機磷標液作為待測試樣,在兩個檢測中心,分別用安捷倫 7890A 和瓦里安 GC450 作為研究物件,透過最佳化色譜升溫條件,得到譜圖峰形最佳的設定。
一、有機磷混標溶液峰形改善的研究
1.相同的程序升溫
相同的程序升溫,同樣型號的色譜柱,長度一樣,但柱內徑與膜厚不同,色譜峰會有何不同?我們看下面從兩家檢測中心的兩款不同色譜儀的對比如下。
A 檢測中心:安捷倫氣相 7890A,FPD 檢測器,DB-1701 色譜柱(30m×0.53mm×1.0μm),進樣口溫度 220℃,檢測器溫度 250℃。程序升溫:150℃保持 2min,8℃/min 升到 250℃,保持
5.0min,共 19.5min,結果見圖 1-2。
B 家檢測中心:天美(原瓦里安氣相) GC450,FPD 檢測器, DB-1701 色譜柱
(30m×0.25mm×0.25μm),進樣口溫度 220℃,檢測器溫度 250℃。程序升溫:150℃保持 2min,8℃
/min 升到 250℃,保持 5.0min,共 19.5min,結果見圖 1-3。
圖1-2 安捷倫有機磷標液圖
圖1-3 瓦里安氣相有機磷標液圖
其中圖1-2,峰形很好看,特別前三個峰敵敵畏、丙溴磷、甲胺磷尖銳勻稱;圖1-3,前三個敵敵畏、丙溴磷、甲胺磷峰形展寬、拖尾,分離度不好。
不同的程序升溫條件為了改善瓦里安450攝氏度色譜峰峰形,進行一下柱箱溫度實驗。
1)降低柱子初溫到100攝氏度
柱子初溫由150℃降低到100攝氏度,程序升溫:100℃保持一分鐘,8℃/min 升到250攝食度,保持10min,共29.75min,結果見圖1-4
2)降低柱子初溫到80攝氏度
柱溫由100攝氏度降到80攝氏度,程序升溫:80攝氏度保持1min, 8℃/min 升到250攝氏度,保持6.0min,共28.25min 結果為1-5
從圖1-4可以看出,敵敵畏在7min 出峰,但是前面峰拖尾現象並未改善,圖1-5中可以得出敵敵畏在9min處出峰,峰形稍有改善,但是效果不明顯。
圖1-4 色譜柱初溫100℃混標液
圖1-5 色譜柱初溫為80℃混標液
二、結論
在做一個新方法開發時,氣相色譜的溫度條件一般會照搬標準或者照抄同行業用的溫度條件,但要看色譜柱是否相同,氣相色譜型號是否相同,即使完全一樣,也要在自己的儀器上進行多次試驗,找到最最佳化的方法。
1.柱溫的選擇
柱溫是氣相色譜重要操作條件,柱溫改變,對柱效率,分離度 R、選擇性以及色譜柱的穩定性都發生改變。柱溫低有利於分配,有利於組分的分離,但溫度過低,被測組分可能在柱中冷凝或者傳質阻力增加,使色譜峰擴張,甚至拖尾。柱溫高有利於傳質,但柱溫過高時,分配係數變小,不利於分離。所以要透過實驗選擇最佳柱溫,要使物質對即完全分離,又不使峰形擴充套件、拖尾。
2.程序升溫的選擇
當被分析組分的沸點範圍很寬時,用同一柱溫往往造成低沸點組分分離不好,而高沸點組分峰形扁平。若採用程序升溫的辦法,就能使高沸點及低沸點組分都能獲得滿意結果。從圖 5 可以看出,三階程序升溫使各組分能夠分離,而且不同的程序升溫速率可以使整個色譜圖顯得緊湊,讓大部分組分在較短時間集中出峰,縮短檢測時間,所以程序升溫條件還要進行多次摸索,才能找最最佳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