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秦鐵鷹劍士
-
2 # 顧棟高的春秋大事表
思考另一個問題,為什麼秦朝、西晉、隋朝都是持續時間不長的王朝呢?秦的前面有春秋戰國紛爭,西晉的前面有漢末三國爭雄,隋朝前有南北朝對峙。
這個統一靠什麼,武力征服,但是又做不到把以前的勢力完全絞殺乾淨,打了這麼多年仗地方上是否安定了下來?舊有的勢力是否已經瓦解?中央對地方的掌控是否已經牢固?自身的管理是否有利於恢復生產?
秦統一之後六國的殘餘勢力仍然很大,他們在秦末戰爭中的重用是巨大的,一者他們有反秦情緒,再者他們掌握著地方上勢力,法律嚴苛也罷寬鬆也罷,只是藉口,只要一有機會便會意圖東山再起。只能再次洗牌打碎重組才有穩定的基礎,後來的唐朝繼隋而起,李氏本來就是北周貴胄,但是唐朝政權中那些楊、蕭、陳、宇文又在哪裡?
秦的對地方官員的管理十分出色,我們老師課上講,秦朝地方上的官吏造反的很少,所以都是當地的勢力殺秦官吏以呼應起義,當然也可能因為是秦華人的原因。再者,郡縣制的過早推行也是一個原因,後來諸多王朝分封宗親鎮守要地也不是沒有目的的。
-
3 # 王道正道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就算從新修改法律同樣會亡。因秦在征伐六國時就自己埋下了亡國的種子。戰爭摧毀了六國老百姓生存的希望,讓其家破人亡,流連失所。始皇雖然統一天下,但未能統一天下民心,加之在位期間的暴虐行為。試問、此等血海深仇誰敢忘、誰會忘、誰又忘的了。戰亂後經濟一旦復甦起來,策劃謀反報仇雪恨的人越來越多,這就是秦國滅亡原因之一。其二、秦國的法律是商鞅用在大爭之世的,打天下法律和治理天下的法律,用一種更本行不通。其三、始皇駕崩秦國銳氣減一半,朝綱內亂加上二世天子的昏庸等……秦國必亡!只是早晚而已。千古一帝秦始皇.中國之驕傲。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如果重新修法,則一定不會滅亡,或可如羅馬帝國一樣國運長久。商鞅制定的秦法,本是戰時法令,過於重刑厚賞。天下一統,萬民歸心,當寬刑薄賞,以利萬民休養。如果百姓不生變,則六國貴族復辟沒有群眾基礎,自然大秦也不會二世二亡。
1、秦法的優缺點
衛鞅在秦國變法時,正處在七雄爭霸秦國最弱的時候。因此制定的秦法只有兩個目的,就是富國強軍,手段就是重刑厚賞。秦法的特點是輕罪重罰,使無人敢犯法;重罪必死無赦,以威懾世人;有功必賞,不分貴賤;所賞必厚,能讓立功之人既富且貴。因此秦人私鬥之風止,公戰之心大起,每每上戰場都是拼命作戰,強悍不畏死!列國軍隊戰心均沒有秦軍強。
秦法的缺點也是明顯的,輕罪重罰,秦人不覺無鼻之恥;重罪必死,不論善惡功過,這樣殺伐過於濃烈,不適合天平盛世。最後秦法嚴謹,事無鉅細,皆有法式,讓六國之民短時間內難以接受。秦法的優點是明顯的,缺陷也是明顯的,真是一柄雙刃劍,一面殺敵,一面自傷。
2、修法可穩定秦朝的確定性
天下苦秦久矣!這句話一方面反映了六國貴族的失國失權之恨;另一方面反映了六國之民不適應嚴柯秦法,他們自由慣了,一旦法網加身,自然反彈強烈。
但是天下苦於戰更久矣!從春秋到戰國的五百多年間,天下征戰不斷,幾乎年年有戰,白骨累累,血流飄盾。因此與戰死相比,天下百姓更希望國家一統,能安居樂業。秦朝統一了,但是北征匈奴,南征百越,修靈渠、築長城、建直道,使用民力過甚,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加難。因此秦皇能主動修改法令,與民休養,則天下大定。
修法可以穩定天下,這是劉邦實踐證明了可行的事。因此秦始皇如果修法,那麼秦朝斷不會二世而亡。嬴政死前也意識到修法的重要性,因此他把皇位傳給好仁的兒子扶蘇,就是希望扶蘇上臺後,能修法以適應天下新形式,以安定大秦萬世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