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得臨

    要解答這個問題,那就先幾百萬年前開始開始,最早的油是從動物脂肪中提取的。狩獵時代人們就發現在加熱肉食的時候,會有液體從中流出,這大概就是鮮明對油脂最原始的認識。這個最早的油啊,它叫做脂或者是膏,豬肉的豬油,能凝固成固體。就被稱之為脂,融化成液體,就稱之為膏,脂膏一詞已經基本不用了,到現在我們現在還保留著一個成語,叫做民脂民膏。

    有一句話叫做每天喝8杯水,就必須有一杯油那麼油為什麼如此重要?每種油脂中都含有許多脂肪酸,比如動物油就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而不飽和脂肪酸,則主要存在於植物油中,其中亞油酸亞麻酸,即花生四烯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因此,這三種脂肪酸就稱為必須脂肪酸。還順帶提一句植物油中,含量比普遍。比動物有必要高

  • 2 # 時間的車輪

    應該是從人類學會用火烤肉開始,就開始了食用油這一食物。所以一開始人們肯定是最先用的動物油。

    古人對動物油有不同的稱謂,提煉出來冷卻後是固體的稱脂,提煉出來冷卻後是液體或者比較軟的稱膏。牛油羊油稱脂,豬油稱膏。

    《周禮·天官·庖人》中記根據不同的季節,使用不同的油煎和各種鳥獸。有時候脂指凝固的油,膏指融化的油。周代脂膏的使用,一種是放入膏油煮肉,一種是用膏油塗抹以後將食物放在火上烤,還有一種就是直接用膏油炸食品。使用相當長時間的動物油後,因為榨油技術的誕生,才始有素油,也就是植物油。素油的提煉,大約始於漢,但不能食用,而是塗在絲織物上。

    植物油的提煉,大約始於漢。劉熙《釋名》有“柰油,搗實和以塗繒上,燥而發之形似油也。杏油亦如之。”柰是果木,也就是林檎的一種,也稱“花紅”和“沙果”。繒是當時絲織物的總稱,古謂之“帛”,漢謂之“繒”。將沙果和杏搗爛攪和後塗在絲織物上,待幹後好像是油一樣,其實並非真正的油。按《天中記》中說法,早時的素油是從“烏臼”中提煉出來的:“荊州有樹,名烏臼,其實如胡麻子,〔左提手右一壽字〕其汁,可為脂,其味亦如豬脂。”“烏臼”,實際為“烏桕”,落葉喬木,有種子,外面包白色蠟質。種殼和仁確實都可榨油,但榨出的油現在都只能作工業原料。

    小時候,家裡面沒有油,父親就把漆樹的果實才回來,壓油,冷卻後是固體狀,和牛油,羊油類似,有時候對一些特殊體質的人會過敏,過一週左右會好。

    《三國志·魏志》:“孫權至合肥新城,滿寵馳往,赴募壯士數十人,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賊攻具。”這裡以芝麻油作為照明燃料。晉人張華《博物志·卷四·物理》中,已記:“煎麻油。水氣盡無煙,不復沸則還冷。可內手攪之。得水則焰起,散卒不滅。”可見,芝麻油是最早的素用食油。張華的《博物志》上已記有用麻油制豆鼓法:“外國有豆豉法:以苦酒浸豆,暴令極燥,以麻油蒸訖,復暴三過乃止。”

    芝麻乃張賽從西域帶回的種子,所以芝麻初名“胡麻”。《夢溪筆談》:“漢史張騫始自大宛得油麻種來,故名‘胡麻’。”大宛是古西域國名。漢時,芝麻已有大量生產,榨油技術如何發明,早期如何操作,卻並無文字記載。《齊民要術》記有“白鬍麻”、“八稜胡麻”兩種品種,註明“白者油多”。陶弘景《本草》:“生榨者良,若蒸炒者,止可供食及燃燈耳。”但都無具體說明,芝麻油在唐宋成為極普遍的烹任用素油。《夢溪筆談》:“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慶曆中,群學士會於玉堂,使人置得生蛤蜊一簣,令饔人烹之,久且不至。客訝之,使人檢視。則曰,煎之已焦黑,而尚未爛。坐客莫不大笑。”

    宋朝之後,榨油技術逐漸進步,植物油的種類開始多了起來,逐漸成為了主流的食用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超聯賽陸續上演帽子戲法,是外援太強,還是本土後衛太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