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例如王者榮耀,亂西遊……
8
回覆列表
  • 1 # 橙心社

    真有那麼好嗎?我反正是不太感冒的。不過關於遊戲CG甚叼,為何不動畫化的問題,我有很多想說的。

    首先,遊戲本來就是ACG的一部分,在日本有很多享有盛名的遊戲系列,而它們的締造者,那些在業界赫赫有名的遊戲公司,名氣和資本可是完全不遜於動畫業界的。其實不僅僅是不遜於,日本遊戲廠商的營收是要高於同等級的動畫公司的。況且一些遊戲大廠本身就是動畫公司的母體,諸如萬代這種大財閥,就將日升收歸集團的一員。於是所有關於高達相關動畫,都出自日升之手。有趣的是,lovelive企劃由日升負責,動畫由日升製作,而偶像大師的動畫出自a-1之手,而企劃與遊戲則是萬代南夢宮一手完成的,這兩大偶像企劃實際上都是由萬代集團運營。因為人家有錢,而且想賺更多的錢,於是萬代南夢宮旗下游戲,動畫化的機會很大,而經動畫衍生而來的遊戲,萬代南夢宮也一直在製作和發行。而這一切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遊戲的CG夠精緻才開始的,而是為了讓自家專案的蛋糕做得更大。

    那麼,為什麼國內的騰訊、米忽悠不效仿呢?因為不能保證賺錢啊。騰訊確實有與萬代集團類似的商業佈局和資本,但是它不可能放心把自己最賺錢的招牌拿去給國內動畫公司練手,萬一像《鬥破蒼穹》那樣做崩了呢?就算是做的不錯,在國內動漫變現還不夠成熟的條件下,也帶不來多少額外收益。你做個動畫,又不能像日本那邊一樣賣DVD,你要賣周邊,那不需要出動畫也能賣啊,就算能把播放權從騰訊影片獨佔放給其他平臺共享,收一波錢,對於騰訊這樣不差錢的主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而對於米忽悠這樣的遊戲公司來說,沒有完全的把握,何必要花錢來一次意義不大的賭博,好好開拓海外市場才是更穩妥的選擇。至於國內其他小規模的遊戲公司來說,道理就更加清楚了。

    所以說,在國內動漫市場正規和成熟起來致歉,註定是不會有很多遊戲動畫化的。

    文:霜辰

  • 2 # 黑鼠鼠

    “動畫”本質是什麼,他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廣告,而不是什麼為何藝術產物,是很純粹的商業產物,大部分作用基本是,把電視TV的受眾引流到原作小說或遊戲上,如自身名氣大漲的話,也便於開發周邊產物,把能找到的所有渠道都過一遍,這就是所謂的“商業化”。

    製作動畫或動畫化,有兩點先要條件“投資方”與“製作方”投資方負責作品的宣發,商業化,製片,製作經費等,而製作方便是純粹的製作而已了,國內並不缺乏“投資方”但缺就缺在製作方。不管是投資動畫還是製作動畫,都是有風險,有難度的,投資方也不敢亂投,怕投錯了公司,做了個糊弄人的東西,然後播出去既砸招牌也砸IP,而國內,正真意義上,能做出好動畫,用心在做動畫的動畫公司,實際上是屈指可數的,但即便你有錢,找得到合適的製作方,問題也是同樣的不斷。

    《瘋味英雄》叼吧,一集能花個一百多萬呢,能不叼嗎,但是他最後怎麼樣了,大家都知道,我也不多說了,有時候往往,有實力做了,有錢去燒了,但問題又出在別處去了。在國內大環境不明朗,各種問題突顯而得不到解決,目前就大幅度的改變大IP也不太現實,而且,之前也說過,動畫的本質是廣告,如果《王者榮耀》改編動畫,自然是希望更多的人來玩他的遊戲,但《王者榮耀》早已是國民級的手遊了,在中國,目前怕是找不出第二個像他一樣火爆的遊戲了,他現在壓根就不需要宣傳。在日本,動畫的改編都是有一條成熟而又龐大的體系的,一個熱門大IP能榨個10年的經濟利益,製作公司,不管是大是想,一流的二流的還是三流的,起碼都有能夠保證一部動畫質量的實力,而日本的“製作委員會”雖然某種意義上可以是打劫了動畫公司的勞動力,同時卻也保證了這行不間斷的資金湧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寧可枝頭報香死,不隨落葉舞西風。是什麼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