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AT是民用車領域的代表,雙離合(DCT)起初廣泛用於賽車領域優勢在於自動變擋時間短,造價成本比普通家用的變速箱高,例如AT……到現在小几萬的車都用上了雙離合,真的雙離合現在造價這麼便宜,比AT還便宜嗎,還是便宜雙離合在某些地方有很多閹割,求解
2
回覆列表
  • 1 # ROCKPROD

    這個問題我回答過很多次,也不怕麻煩再多回答一次。

    答案是,雙離合的成本並不低,而且比愛信6AT高,但也不是絕對的所有雙離合就一定比AT成本高,比如ZF 8AT就比一部分雙離合成本高,但最貴的變速箱還是雙離合成員。一句話,成本高低視具體型號而定,但整體成本不比AT低。

    現在攻擊雙離合的套路還是那幾樣:1,頓挫。2,成本低。3,用雙離合是設計不了AT。這幾條几乎都是當時日系水軍給大眾量身定製的。

    頓挫其實所有變速箱都會出現,但由於與今天主題無關,不詳細說,而後兩條一般都是一起作為攻擊雙離合的理由出現。

    1.雙離合成本一定低。這是典型的機械式認知。出現這種認知的人理由是雙離合結構上比AT少了元件,零件上少用了。但這個年代是電控發展的年代,不是純機械的年代,雙離合的技術難點就在電控和離合器片上,這些成本是 不能直接觀察的。有人甚至說雙離合就是兩臺手動檔,那麼簡單的話,請你也用兩臺手動檔拼一臺雙離合出來唄?再來比較下與AT的成本,就拿愛信6AT說,它只裝備在大眾最低端車型上,而其他車型都是DSG,如果愛信6AT比DSG成本高,那大眾為什麼不在最低端車型上也用DSG呢?另外從更換價格也可以看出,大眾和通用雙離合成本都比愛信6AT高。還有一個例子,重型貨車的手動變速箱成本是愛信6AT的幾十倍,如果換這些人的邏輯看見手動變速箱必然就認為不如AT成本高了吧。目前所有變速箱裡最貴的就是PDK,它也是雙離合成員,結構與DSG並沒有大的差別,成本主要差異在離合器和電控以及設計強度上,它遠比AT要貴。到這裡已經可以看出雙離合整體並不比AT便宜。

    2.拿大眾不自己生產AT攻擊大眾沒AT設計能力。對於這種瞎編的謊言,我們只看幾條事實就夠了。豐田12年才裝備6AT,這之前大眾已經裝備了近十年,而奧迪更是90年代就裝備,要說愛信和豐田卡大眾,那為啥如此厚待大眾委屈豐田呢?愛信為何還得找博格華納尋求技術合作,名字都的冠上華納呢?當年6AT就是保時捷的專利,只是交給愛信代工而已,專利到期了才輪到豐田用。全球車企自建變速箱廠的寥寥無幾,這裡麵包括日韓,如果日系不願意承認落後,那韓系呢?韓系難道比這幾大主機廠還厲害了?如果大眾是被卡AT才轉而研發雙離合,那韓系自己能產AT,為啥還主動研發雙離合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各位恐怕心裡比我都清楚了。

    最後談談雙離合為什麼成本不低,難開發。從發展歷史看,雙離合出現比AT還早,但是由於當時電控技術難點無法突破,所以雙離合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正是電控的難點造就了AT的發展,因為AT的液力變矩器良好的迴避了電控問題,使得簡單電控也能完成。從這段歷史可以看出AT的技術難度並沒有那麼大,反而是迴避雙離合技術難點的折衷。90年代,電控有了突破以後,大眾集團才開始研發雙離合。但民用雙離合還有一個難點就是離合器,因為民用對耐久和耐高溫要求更高。當然大眾聯合博格華納已解決問題,但當時的設計考慮不周,導致電控結構的變速箱油硼結晶析出阻礙換檔機構工作,導致的大批次問題。

    從這些歷史可以看出雙離合是設計要求更高的變速箱,稍有疏忽就會釀成大故障。日系只所以沒有雙離合正是這些問題解決不了,尤其是高品質離合器,比如本田那臺號稱雙離合的8AT,就是為了迴避離合器和電控難點,寧願犧牲雙離合核心優勢的傳動效率,也要加入液力變矩器。

    說到這裡各位心裡肯定對問題的來龍去脈很清楚了。最後我們也可以參考渦輪的遭遇,在日系上馬渦輪前,網路上黑渦輪的文章也是鋪天蓋地,至於結果嘛,各位很清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袋浮腫是不是一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