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鼓:相傳由羯鼓演變而來,公元四世紀開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稱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來,“鳳陽花鼓”、“花鼓燈”和淮北“花鼓戲”中多用到腰鼓,並逐漸演變為現代的形式。
2、狼帳鼓:又名“兩杖鼓”。流行於福州地區。狼杖源於古代細腰鼓類樂器,形制與北韓族長鼓相似。鼓身木製,全長約70釐米左右,中部細小,兩端粗大而中空,兩面蒙牛皮或蟒皮,鼓面直徑30釐米左右,鼓皮裝於金屬圓環上,由繩索穿系繃緊。用木棰敲擊或用手拍擊發音,是“福州十番”的主要樂器之一,也用於閩劇伴奏。
3、漁鼓:漁鼓又稱“竹琴”或“道筒”,南宋時已有這種樂器。現代使用的漁鼓,是在長65~100釐米、直徑13釐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豬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時,左手堅抱漁鼓,右手拍擊,是民間曲藝“道情”、“漁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樂器。
4、同鼓:民間流傳的較大型的鼓類樂器。堂鼓之一種。廣泛流行於蘇南一帶。同鼓的鼓身呈桶形,中間略寬,鼓高約60釐米,多用椿木、色木、樺木或楊木製作,兩面蒙以牛皮,鼓面直徑約50釐米。鼓身中部裝有3個鼓環,用以穿系鼓帶或作懸掛之用。
5、花盆鼓:因鼓面大、鼓底小、狀如花盆而得名。由堂鼓演變而來,也稱“南堂鼓”。由於形狀似缸,還有“缸鼓”之名。現已廣泛用於京劇等各種地方戲劇和歌舞伴奏、器樂合奏及獨奏。
6、大堂鼓:鼓類樂器中形體較大者,多使用椿木、色木、樺木和楊木等製作鼓身,因鼓面較大,鼓皮多使用水牛皮。在鼓身上下蒙以兩塊面積相同的牛皮而成,平常置於木架上用兩個鼓捶演奏。大鼓發音低沉而雄厚,主要用於器樂合奏、舞蹈和戲曲伴奏,也是鑼鼓隊中的主要樂器。
7、書鼓:鼓身呈扁圓形,兩面蒙皮,鼓面直徑22釐米,鼓身高8.5釐米,發音較堂鼓低,但很響亮,專用於北方說唱音樂“大鼓書”等各種鼓書伴奏,也適用於各地的曲藝演唱和鼓書伴奏。用單箭演奏,書鼓置於竹製鼓架的編繩上,架高90釐米左右,說唱演員左手執書板或梨花片,右手執鼓箭擊鼓表
8、點鼓:又稱“懷鼓”。16世紀初就已流行於蘇南地區。呈扁圓形,鼓框用色木等硬質木材製作,中間微高,邊緣漸低,鼓腔直徑約18釐米,兩面蒙以牛皮,用密排鼓釘繃緊。鼓棰用紅木或竹製成,稱為籤子。
9、戰鼓:外形與大鼓相似,僅鼓身較低矮,故又有“扁鼓”之稱。發音比堂鼓低,但很響亮。過去曾用於宗教音樂,在1723年建立的北京雍和宮裡,藏有一面直徑1米左右,鼓身僅高20釐米的扁鼓。如今主要用於民間器樂合奏、舞蹈、燈會、雜技團和鑼鼓隊。
10、板鼓:常與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並有“單皮”(一面蒙皮)和“班鼓”(過去戲班專用)之稱,是中國戲曲樂隊中的指揮樂器。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於“清樂”中,那時稱為“節鼓”。
11、排鼓:中國鼓類樂器中的新品種,解放後,中國樂器工人和音樂工作者,總結國內外鼓類樂器技術經驗,根據民間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而成,造形美觀,音色豐富多變,具有民族風格,已成為民族樂隊中的重要樂器,廣泛用於器樂合奏、地方戲曲和歌舞伴奏。在一些歌舞廳經常看到的”架子鼓“也就是排鼓。
12、琴鼓:一種能夠演奏旋律的漁鼓。它是成都民族竹管樂器業餘研製組製成在四川民間曲藝“竹琴”的伴奏樂器啟發下研製成功的,由16根長短不同的毛竹筒(或塑膠簡)構成,每根竹筒上蒙以牛皮或羊皮,透過竹製固皮圈緊固在竹筒的上口。竹筒分兩排置於木質琴架上。演奏時,奏者雙手各執一支竹製琴箭擊奏,發出由(D~f1)16個音,音色柔潤、清晰而明亮,既可用於器樂合奏或伴奏,也可用來單獨演奏樂曲。
1、腰鼓:相傳由羯鼓演變而來,公元四世紀開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稱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來,“鳳陽花鼓”、“花鼓燈”和淮北“花鼓戲”中多用到腰鼓,並逐漸演變為現代的形式。
2、狼帳鼓:又名“兩杖鼓”。流行於福州地區。狼杖源於古代細腰鼓類樂器,形制與北韓族長鼓相似。鼓身木製,全長約70釐米左右,中部細小,兩端粗大而中空,兩面蒙牛皮或蟒皮,鼓面直徑30釐米左右,鼓皮裝於金屬圓環上,由繩索穿系繃緊。用木棰敲擊或用手拍擊發音,是“福州十番”的主要樂器之一,也用於閩劇伴奏。
3、漁鼓:漁鼓又稱“竹琴”或“道筒”,南宋時已有這種樂器。現代使用的漁鼓,是在長65~100釐米、直徑13釐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豬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時,左手堅抱漁鼓,右手拍擊,是民間曲藝“道情”、“漁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樂器。
4、同鼓:民間流傳的較大型的鼓類樂器。堂鼓之一種。廣泛流行於蘇南一帶。同鼓的鼓身呈桶形,中間略寬,鼓高約60釐米,多用椿木、色木、樺木或楊木製作,兩面蒙以牛皮,鼓面直徑約50釐米。鼓身中部裝有3個鼓環,用以穿系鼓帶或作懸掛之用。
5、花盆鼓:因鼓面大、鼓底小、狀如花盆而得名。由堂鼓演變而來,也稱“南堂鼓”。由於形狀似缸,還有“缸鼓”之名。現已廣泛用於京劇等各種地方戲劇和歌舞伴奏、器樂合奏及獨奏。
6、大堂鼓:鼓類樂器中形體較大者,多使用椿木、色木、樺木和楊木等製作鼓身,因鼓面較大,鼓皮多使用水牛皮。在鼓身上下蒙以兩塊面積相同的牛皮而成,平常置於木架上用兩個鼓捶演奏。大鼓發音低沉而雄厚,主要用於器樂合奏、舞蹈和戲曲伴奏,也是鑼鼓隊中的主要樂器。
7、書鼓:鼓身呈扁圓形,兩面蒙皮,鼓面直徑22釐米,鼓身高8.5釐米,發音較堂鼓低,但很響亮,專用於北方說唱音樂“大鼓書”等各種鼓書伴奏,也適用於各地的曲藝演唱和鼓書伴奏。用單箭演奏,書鼓置於竹製鼓架的編繩上,架高90釐米左右,說唱演員左手執書板或梨花片,右手執鼓箭擊鼓表
8、點鼓:又稱“懷鼓”。16世紀初就已流行於蘇南地區。呈扁圓形,鼓框用色木等硬質木材製作,中間微高,邊緣漸低,鼓腔直徑約18釐米,兩面蒙以牛皮,用密排鼓釘繃緊。鼓棰用紅木或竹製成,稱為籤子。
9、戰鼓:外形與大鼓相似,僅鼓身較低矮,故又有“扁鼓”之稱。發音比堂鼓低,但很響亮。過去曾用於宗教音樂,在1723年建立的北京雍和宮裡,藏有一面直徑1米左右,鼓身僅高20釐米的扁鼓。如今主要用於民間器樂合奏、舞蹈、燈會、雜技團和鑼鼓隊。
10、板鼓:常與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並有“單皮”(一面蒙皮)和“班鼓”(過去戲班專用)之稱,是中國戲曲樂隊中的指揮樂器。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於“清樂”中,那時稱為“節鼓”。
11、排鼓:中國鼓類樂器中的新品種,解放後,中國樂器工人和音樂工作者,總結國內外鼓類樂器技術經驗,根據民間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而成,造形美觀,音色豐富多變,具有民族風格,已成為民族樂隊中的重要樂器,廣泛用於器樂合奏、地方戲曲和歌舞伴奏。在一些歌舞廳經常看到的”架子鼓“也就是排鼓。
12、琴鼓:一種能夠演奏旋律的漁鼓。它是成都民族竹管樂器業餘研製組製成在四川民間曲藝“竹琴”的伴奏樂器啟發下研製成功的,由16根長短不同的毛竹筒(或塑膠簡)構成,每根竹筒上蒙以牛皮或羊皮,透過竹製固皮圈緊固在竹筒的上口。竹筒分兩排置於木質琴架上。演奏時,奏者雙手各執一支竹製琴箭擊奏,發出由(D~f1)16個音,音色柔潤、清晰而明亮,既可用於器樂合奏或伴奏,也可用來單獨演奏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