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78904169587
-
2 # 使用者7004596690954
女生來例假時不能拔罐。
1、孕婦、女性月經期。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等。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會引起月經過多。
2、身體弱的人。拔火罐、刮痧消暑雖然見效快、無副作用,但有些人也不宜接受此種治療。有心臟病、血液病、面板病、面板損傷、結核病、骨質疏鬆、晚期癌症及各種傳染病、體質弱、老年人等最好慎用此法。而更重要的是,拔火罐和刮痧時千萬不能對著空調或風扇風口,以防風邪入侵。
擴充套件資料:
注意:
1、拔罐後不能夠立即洗澡
這是拔罐後注意事項中重要的一條,很多人喜歡在拔罐之後立即洗澡,認為這樣更加的神清氣爽。但是專家告訴我們,拔罐之後最好不要立即洗澡,這容易造成我們肌膚的二次傷害,對於身體非常的不利。
2、拔罐後要注意保暖
拔罐之後患者的身體都會比較虛弱,並且全身的毛孔也是在大張的狀態之中。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注意保暖,令風邪入侵體內,不僅不能夠令身體快速的恢復健康,反而有可能令疾病加重,並且患上風寒感冒,這對於身體是非常不利的。
儘量不要在例假時拔罐,因為那會使你的經期延長,血量增加。拔罐療法是中國傳統醫療手段之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拔火罐治病是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以瞬間火苗在罐內形成真空負壓,吸拔於人體,使肌體經絡受到良性刺激,從而疏通氣血,引起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增強新陳代謝,使肌體營養組織得到迅速改善,從而反射地增強白血球的吞噬能力,提高肌體免役功能,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拔罐療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在馬王堆出土漢墓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記載,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唐代王燾《外臺秘要》中皆提到角法。古代中醫文獻中亦多有論述,常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以吸血排膿,以後又應用於肺癆、風溼等內科疾病。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提到“火罐氣”時說:“罐得火氣合於內,即牢不可脫……肉上起經暈,罐中有水出,風寒盡出”。近年來,隨著醫療實踐的不斷髮展,不僅火罐的質料、拔罐的方法均有改進和發展,治療範圍也進一步擴大,並經常與針刺配合應用,成為針灸學中一種重要的療法。它的科學依據在於:1、機械刺激作用。拔罐療法透過排氣造成罐內負壓,罐緣得以緊緊附著於面板表面,牽拉了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體,可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2、負壓效應。拔罐的負壓作用使區域性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細血管甚至破裂,紅細胞破壞,發生溶血現象。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釋放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它可透過神經系統對組織器官的功能進行雙向調節,同時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提高面板對外界變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其次,負壓的強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張開,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強,面板表層衰老細胞脫落,從而是使體內的毒素、廢物得以加速排出。 3。溫熱作用。拔罐區域性的溫熱作用不僅使血管擴張、血流兩量增加,而且可增強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細胞的吞噬能力。拔罐處血管緊張度及黏膜滲透性的改變,淋巴迴圈加速,吞噬作用加強,對感染性病灶,無疑形成了一個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環境。另外,溶血現象的慢性刺激對人體起到了保健功能。【禁忌症】孕好、婦女月經期、肌肉枯瘦之人、6歲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腫病、心力衰竭、活動性肺結核、急性傳染病、有出血傾向的疾病以及眼、耳、乳頭、前後陰、心臟搏動處、大血管透過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的部位、毛髮過多的部位等,均不宜用拔罐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