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颳起了一股黑乾隆所謂農家樂審美的時潮。但是一觀文章,就覺得毫無邏輯。怎麼能將不同燒造品類的瓷器放在一起比來說明雍乾兩家審美不同呢?滿地花的裝飾雍正朝就已經有了,蟠桃天球瓶也不是雍正一朝的專利,乾隆到光緒一直都有類似產品,至於顏色釉,怎麼能拿一個綠色跟一個白色比?難道不應該控制變數用雍正白釉跟乾隆白釉比麼?還有,乾隆雖然刻瓷器但是都是刻在底部的並沒有影響正常的欣賞瓷器釉色,但一些舉的例子,刻在瓷器表面的那個本身就是個假冒的仿品,難道不該先鑑定一下,怎麼就開始傳道授業解惑了嗎?
只能說品類和工藝不一樣,審美風格就不一樣,雍正也有華麗風,乾隆也可小清新。當然雍正時期粉彩瓷器和顏色釉登峰造極,以至於乾隆朝瓷器的創新只能在繼承傳統品類的前提下走向工藝繁複和趣味性。而其中景德鎮督陶官唐英供職兩朝,因此在工藝上雍正乾隆的瓷器具有延續性。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彼時興盛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傳入中國,對藝術裝飾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這種繁縟華麗的審美可以說是在當時世界範圍內流通的。
至於瓷器上刻字,也不是乾隆的首創,汝窯瓶上刻的奉華就據說是宋高宗命人刻的。宋定窯刻會稽,元刻樞府等等,也沒人說他的不是,而且刻的字還更醜。乾隆刻瓷器都是刻在底部,並未影響對瓷色瓷質之美的欣賞,反而是將匠器文人化。而且很多外華人也覺得乾隆御題的瓷器是很重要的,也把乾隆看成一個高貴文雅的收藏家,比如著名的大維德爵士就很喜歡,收藏了數量相當可觀乾隆御題瓷器,並且他學習中文的動力就是因為看不懂瓷器底部的乾隆御題詩。因類比推,乾隆在瓷器漆器玉器等不同媒材上的題刻,正見其把書畫鑑藏的外延伸展,這個裡面良有可思,未可厚非。
私以為人真的是應該拓寬自己的審美感受,什麼樣的美都應該試著去享受。而不是說區分一種雅俗來排高下,越是分高分低就越是脫離了審美活動本來的目的。這還是一種口味的問題,有的人享受麻辣也享受清甜也享受鹹釅,但有的人就可能吃不得辣,口味或輕或重。但最好的狀態可能還是能輕能重吧,更豐富多樣了。乾隆他喜歡繁麗,但也能欣賞素淨。乾隆朝也燒造單色釉,也有看來“極雅”的瓷器,這都是有的。就玉器而言,那他其實也更傾向樸素的展露玉質真正之美的玉器,所以他下令禁止鏤雕過分的玉器,這個審美理念今天看來也是很高的了。但同時他也能欣賞痕都斯坦風格玉器的華麗。今天這種展覽把各朝的瓷器這樣擺出來都還是受到了把他們風格化的思路的影響。就把乾隆塑造成華麗派,把雍正塑造成素雅派,往往還是會落入窠臼,陷入貼標籤的誤區。蘇辛未必豪放,易安豈盡婉約?
反正吧,把乾隆黑成炭也不能證明自己高雅已極,亦不過是自娛自樂的現代挑剔,其實是很虛浮的。當然今天的這種轉向也有一些比較深刻的社會原因,不過暫時還沒有時間仔細地梳理這些交錯的伏脈對審美和藝文認知的影響。
並且同時我覺得更需要去理解乾隆進行他文化事業的思路和規模。中國宮廷鑑藏的集大成者可以說就是乾隆,並且得益於這批宮藏最後轉化為國家財產,得到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保護支援,我們才能欣賞到如此之多的古代珍品,如果是散在民間各家,那麼在多災多難的近代損失將更大。這個需要超越文人鑑藏的眼光來理解,而且,傳統文人藏家如果得了御府秘寶也只會滿心歡喜。其實乾隆這個人非常之有意思,尤其是對於藝文的口味非常多元,那個時代製作了很多在今天看起來非常現代風格的藝術品,還有很多印度中東風格和歐洲風格的藝術品,傳統工藝和品類和新材料新裝飾手法交融薈萃,這筆濃厚的文化遺存其實也需要一個開放寬博的眼光去看待。
最近颳起了一股黑乾隆所謂農家樂審美的時潮。但是一觀文章,就覺得毫無邏輯。怎麼能將不同燒造品類的瓷器放在一起比來說明雍乾兩家審美不同呢?滿地花的裝飾雍正朝就已經有了,蟠桃天球瓶也不是雍正一朝的專利,乾隆到光緒一直都有類似產品,至於顏色釉,怎麼能拿一個綠色跟一個白色比?難道不應該控制變數用雍正白釉跟乾隆白釉比麼?還有,乾隆雖然刻瓷器但是都是刻在底部的並沒有影響正常的欣賞瓷器釉色,但一些舉的例子,刻在瓷器表面的那個本身就是個假冒的仿品,難道不該先鑑定一下,怎麼就開始傳道授業解惑了嗎?
只能說品類和工藝不一樣,審美風格就不一樣,雍正也有華麗風,乾隆也可小清新。當然雍正時期粉彩瓷器和顏色釉登峰造極,以至於乾隆朝瓷器的創新只能在繼承傳統品類的前提下走向工藝繁複和趣味性。而其中景德鎮督陶官唐英供職兩朝,因此在工藝上雍正乾隆的瓷器具有延續性。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彼時興盛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傳入中國,對藝術裝飾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這種繁縟華麗的審美可以說是在當時世界範圍內流通的。
至於瓷器上刻字,也不是乾隆的首創,汝窯瓶上刻的奉華就據說是宋高宗命人刻的。宋定窯刻會稽,元刻樞府等等,也沒人說他的不是,而且刻的字還更醜。乾隆刻瓷器都是刻在底部,並未影響對瓷色瓷質之美的欣賞,反而是將匠器文人化。而且很多外華人也覺得乾隆御題的瓷器是很重要的,也把乾隆看成一個高貴文雅的收藏家,比如著名的大維德爵士就很喜歡,收藏了數量相當可觀乾隆御題瓷器,並且他學習中文的動力就是因為看不懂瓷器底部的乾隆御題詩。因類比推,乾隆在瓷器漆器玉器等不同媒材上的題刻,正見其把書畫鑑藏的外延伸展,這個裡面良有可思,未可厚非。
私以為人真的是應該拓寬自己的審美感受,什麼樣的美都應該試著去享受。而不是說區分一種雅俗來排高下,越是分高分低就越是脫離了審美活動本來的目的。這還是一種口味的問題,有的人享受麻辣也享受清甜也享受鹹釅,但有的人就可能吃不得辣,口味或輕或重。但最好的狀態可能還是能輕能重吧,更豐富多樣了。乾隆他喜歡繁麗,但也能欣賞素淨。乾隆朝也燒造單色釉,也有看來“極雅”的瓷器,這都是有的。就玉器而言,那他其實也更傾向樸素的展露玉質真正之美的玉器,所以他下令禁止鏤雕過分的玉器,這個審美理念今天看來也是很高的了。但同時他也能欣賞痕都斯坦風格玉器的華麗。今天這種展覽把各朝的瓷器這樣擺出來都還是受到了把他們風格化的思路的影響。就把乾隆塑造成華麗派,把雍正塑造成素雅派,往往還是會落入窠臼,陷入貼標籤的誤區。蘇辛未必豪放,易安豈盡婉約?
反正吧,把乾隆黑成炭也不能證明自己高雅已極,亦不過是自娛自樂的現代挑剔,其實是很虛浮的。當然今天的這種轉向也有一些比較深刻的社會原因,不過暫時還沒有時間仔細地梳理這些交錯的伏脈對審美和藝文認知的影響。
並且同時我覺得更需要去理解乾隆進行他文化事業的思路和規模。中國宮廷鑑藏的集大成者可以說就是乾隆,並且得益於這批宮藏最後轉化為國家財產,得到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保護支援,我們才能欣賞到如此之多的古代珍品,如果是散在民間各家,那麼在多災多難的近代損失將更大。這個需要超越文人鑑藏的眼光來理解,而且,傳統文人藏家如果得了御府秘寶也只會滿心歡喜。其實乾隆這個人非常之有意思,尤其是對於藝文的口味非常多元,那個時代製作了很多在今天看起來非常現代風格的藝術品,還有很多印度中東風格和歐洲風格的藝術品,傳統工藝和品類和新材料新裝飾手法交融薈萃,這筆濃厚的文化遺存其實也需要一個開放寬博的眼光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