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後青山秀
-
2 # 無功用行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最穩定的社會結構應該是金字塔形狀。
所以歷朝歷代,中國的政治架構都是有一個帝王,一些大臣或諸侯、無數的平頭百姓所組成。本來這是司空見慣、大家會認為本該如此的事情。之所以先說這個,是因為帝王是處在金字塔頂點的人物,在這個頂點,只有帝王一人在,沒人其他人會與他平起平坐。
寡人,就是隻有一人的意思,只有一人的位置,人會覺得很孤單,所以有名詞為:孤。
有些諸侯也可以稱寡人,稱孤。那是因為他是諸侯,在自身的諸侯國裡,他的地位與帝王相差無幾,他的自身感受也與帝王相差無幾。
寡人與孤的稱謂,在宋以後就幾乎看不到,為什麼呢?
春秋以前,帝王治國特別講究道德匹配,認為帝王的權利來源於上天授予。所以周代最最重要的活動是祭天大典。周天子每次要舉辦祭天大典之時,都要提前一段時間,避居靜處,反心自思,洗滌靈魂。這就是後來傳承到佛教的閉關齋戒傳統。完成這步,才可以參加祭天儀式。
為什麼祭天儀式要那麼隆重呢?古時候有個不明確說出來的觀念,民心就是天道的一部分。祭天儀式,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祭給民眾看的,也是安撫民心的一種重要措施。
這與寡人、孤的稱謂有什麼關係?
關係很大。為什麼要齋戒?齋戒的作用就是自省道德過失。
當帝王的人,因為沒有了上級,沒有了同僚,在他面前晃悠的只有大臣、下屬。許多時候,做為下級是不會,也不敢提醒帝王的過失的。所以帝王自稱寡人或孤的時候,也是提醒大臣們,我這個帝王如果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們這些當官的可得提醒著點啊。
所以在後來,寡人、孤,常被解釋為“寡德之人,就是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後來,宋朝創立理學之後,天道的觀念被明確下來,天道就是人世間之外另一存在的天理,民心不再是理學家眼中天道的一部分。
所以在宋以後,帝王寡德與否不再重要,寡人與孤也不再被使用。而在秦朝之時變通用名詞為帝王專有自稱的“朕”成為宋以後各個帝王的自稱。
朕,最初的意思是徵兆。意思是事情未發生之前表現出來的跡象。謹慎的人做事之前會表現出一些跡象出來試探反應。於是朕這個字的意思慢慢演變成了“我”的意思。
秦朝之時,法家思想是王朝統治思想,秦始皇有了想法,你們這些臣子也好,百姓也好,要什麼試探呢?你們所有的活動,所有的思想,都聽命於我一人就行了。
法家的思想確實有這樣的傾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給你安排好,你能做的,不能做的,都有條文給你規定死。不需有自我想法,不需考慮條文之外的事情。
所以,“朕”就成了皇帝專有稱謂。秦亡之後,也沒有還“朕”於民。
回覆列表
在中國古代,歷代帝王講究“以德治國”,“以德配天”,就是說帝王的權位是上天賦予的,但上天只會把天下給有德的人,帝王如果失德就會失去尊貴的權位,所以君主、諸侯王就謙稱自己是“寡人”,意思是在道德方面不足的人。
秦始皇統一中國前,中國處於群雄割據的狀態,比較強盛有七個國家,稱為戰國七雄。而在那時,各個國家的統治者並沒有皇帝這一概念,他們都是一國的國王,國王就是最高的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而作為國王,地位甚高,且權利也最大,一般人都是不敢輕易和國王走近的。所以,那時的國王身邊能親近的人很少,彷彿自己是一個人,沒有人能和他相比,才自稱孤,或孤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丞相李斯建議“朕”為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