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橫行霸道你海哥
-
2 # 金風359
曾記得一首詩:“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春秋時期的俞伯牙,在停泊的小舟中專心致志的鼓琴,樵夫鍾子期竟會聽得出神入化。當俞伯牙將仰慕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時,鍾子期立即慷慨激昂的吟詠道:“巍巍乎若泰山!”當俞伯牙揮舞手指彈出浩蕩迸湧的水聲時,鍾子期又像是站在滾滾的江河之濱,禁不住心曠神怡的叫喊起來:“湯湯乎若江河!” 這就是千古流傳的知音的故事。後來,鍾子期不幸早逝,俞伯牙悲痛萬分,竟摔琴謝知音,成為千古憾事。
鍾子期對俞伯牙一無所知,他甚至不知道這人是什麼名字,長相怎樣,或許在鍾子期的眼中、心中壓根兒就沒有什麼俞伯牙,在他的心中只有一樣東西,那就是美妙的音樂!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這種尊敬驅使著他,他痛心疾首“子期不在對誰彈”?這種尊敬是不沾任何世俗的汙垢的。司馬史公也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俞伯牙對鍾子期也是一無所知,他更不會計較鍾子期出身低微,是個樵夫。在他的心中也只有那美妙的音樂!這也許就是知音這個故事感人的原因!
2000多年過去了,地球也變成了一個村莊。人們不僅可以享受門窗帶來的光亮,還可以盡覽銀屏帶來的光亮。這一切給渴望交流和溝通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我們的內心似乎更孤獨、更寂寞了。我們總是長嘆:知音難覓啊! 原來,世俗的汙垢矇蔽了我們的眼睛,感情的親疏矇蔽了我們的眼睛,金錢的豪光矇蔽了我們的眼睛。我們只有拋開這一切,才可能遇上真正的知音,只有當我們淨化到心中只有“音樂”的時候,才可能遇上真正的知音!
-
3 # 畫一部繁花
伯牙姓伯,俞伯牙是明朝小說家馮夢龍在短篇小說集《警世通言》之《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中的杜撰。
伯牙是戰國時期楚華人,楚人善歌。
藝術是相通的,伯牙精通琴藝就不奇怪了。
伯牙在晉國任職,官拜上大夫。
晉華人只知伯牙彈琴技藝高超,卻不能領會琴聲之妙,沒有人能聽懂他琴聲中蘊含的意義,所以他彈琴基本上就是自娛自樂,沒有知音可以交流。
某年,伯牙奉命出使楚國。中秋夜,他乘船遇到風浪,船停了下來。
等到雲開月出時,伯牙琴興大發,就地撫起琴來。
當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景色和優美的琴聲之中時,突然抬頭見一人站在岸邊,彷彿沉醉在琴聲中。
“啪”,琴絃斷了一根。
聽琴的是個樵夫,名叫鍾子期。
鍾子期聽得懂伯牙琴聲裡所有的表達。
伯牙彈琴的時候,心中想著高山,鍾子期閉著眼睛陶醉道:“我彷彿看見了一座無比巍峨的泰山啊!”
伯牙彈琴又想著流水了,鍾子期說:“啊,我彷彿看到了奔騰不息的大江啊!”
伯牙每次彈琴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領會琴中之意。
伯牙常常撫摸著琴感嘆:“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太好了,太好了,你領會的我彈琴時心中所想的意境,就像你自己的心想象出來的一樣,我的琴聲無論如何也逃不掉你的耳朵了!”
你在我的心裡,也逃不掉了。
這樣的深厚的感情,可以想見,當一年後鍾子期去世,俞伯牙那種痛心疾首複雜的心情,無以言說,只有摔琴明志。
讓琴隨子期而去,伯牙從此再不碰琴。
摔碎瑤琴鳳尾寒,
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
欲覓知音難上難。
回覆列表
唯一懂自己的人去世,子期不光在音樂領域和伯牙心有靈犀,在更多方面是相互欣賞,共同進退,這麼一個懂自己的人去世,猶如至親亡故,更甚子期以故,吾撫琴又與誰聽,故一怒之下摔琴紀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