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地區的地形、地貌和經濟發展等因素決定了它的人口分佈及構成的突出特點是:第一,人口密度很小,平均每平方公里僅12人。其中哈薩克和土庫曼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1和7.2人,只有烏茲別克人口較密,達到51.4人;
第二,人口分佈極不均勻。山區每平方公里只有1-2人,在卡拉庫姆沙漠、克孜勒庫姆沙漠及哈薩克中部的荒漠幾乎是渺無人煙,而綠洲及大城市周圍密集了大量人口,如富庶的費爾幹納盆地每平方公里高達300-400人。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所在的楚河盆地僅佔共和國國土的1/12,卻集中了共和國35%的人口;
第三,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高。中亞各國出生率普遍在30‰以上,自然增長率在25‰左右。這一情況與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的情況相似,與其經濟發展程度是不適應的;
第四,本世紀以來,特別是近二三十年,絕對人口增加迅速。以吉爾吉斯斯坦為例,在本世紀90年中人口增加了5.6倍,近三十年人口翻了一番,絕對人口增加了200多萬。烏茲別克也是如此,1959年為500萬人,1979年翻了一番,達1050萬,1989年接近2000萬,又差不多翻了一番;第五,本世紀以來城市化有長足發展。城市人口由原先的10%左右增長到40%左右,其中哈薩克一些地區城市化水平最高,如卡拉幹達州、傑茲卡茲甘州、曼格斯套州城市居民已佔這些州總人口的80-90%。70年代以前城市人口的增長主要來自歐洲地區的移民,70年代以後主要是共和國內部人口流動的因素。然而,在中亞有些地區,如土庫曼、塔吉克,由於農村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大大超過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以及俄羅斯人遷出,2000年至今城市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
這一地區的地形、地貌和經濟發展等因素決定了它的人口分佈及構成的突出特點是:第一,人口密度很小,平均每平方公里僅12人。其中哈薩克和土庫曼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1和7.2人,只有烏茲別克人口較密,達到51.4人;
第二,人口分佈極不均勻。山區每平方公里只有1-2人,在卡拉庫姆沙漠、克孜勒庫姆沙漠及哈薩克中部的荒漠幾乎是渺無人煙,而綠洲及大城市周圍密集了大量人口,如富庶的費爾幹納盆地每平方公里高達300-400人。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所在的楚河盆地僅佔共和國國土的1/12,卻集中了共和國35%的人口;
第三,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高。中亞各國出生率普遍在30‰以上,自然增長率在25‰左右。這一情況與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的情況相似,與其經濟發展程度是不適應的;
第四,本世紀以來,特別是近二三十年,絕對人口增加迅速。以吉爾吉斯斯坦為例,在本世紀90年中人口增加了5.6倍,近三十年人口翻了一番,絕對人口增加了200多萬。烏茲別克也是如此,1959年為500萬人,1979年翻了一番,達1050萬,1989年接近2000萬,又差不多翻了一番;第五,本世紀以來城市化有長足發展。城市人口由原先的10%左右增長到40%左右,其中哈薩克一些地區城市化水平最高,如卡拉幹達州、傑茲卡茲甘州、曼格斯套州城市居民已佔這些州總人口的80-90%。70年代以前城市人口的增長主要來自歐洲地區的移民,70年代以後主要是共和國內部人口流動的因素。然而,在中亞有些地區,如土庫曼、塔吉克,由於農村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大大超過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以及俄羅斯人遷出,2000年至今城市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