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波西米亞狂想曲1
-
2 # 馬宏傑
攝影老法師們總喜歡重複亞當斯的那句話:
攝影是譜曲,後期是演奏,二者缺一不可。
就像說出來了這句話,就可以對自己的誇張後期進行包庇,也把自己擺放到詩人的境界。事實上,我們先來看一看亞當斯的攝影作品:
你會發現,景色真美,很震撼、但是很自然。事實上,亞當斯只做了影調的處理,而不是像廣大的攝影愛好者一樣大幅度調色、液化、做效果。
該作品曾獲得第16屆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獎非突發類金獎,但是在公佈獲獎的當天,評委會收到作者王一的宣告,稱組圖中有一張(上圖)是經過PS(換天)的圖片,是不慎送錯圖造成的,並主動申請取消獲獎資格。
他很明白新聞的嚴肅性。很多國際新聞攝影大獎都因改變畫面元素而被取消獎項,甚至作者被新聞行業封殺。
但是對於其它攝影門類來講,做後期是沒有關係的,甚至也有創意攝影大賽。但是注意的是,自己一定要把握好“度”,做到心裡有數,切不可過分炫技。
至於為啥要調整,你可以看一下你相機裡拍出來的,難道曝光正常就真的和真實環境一模一樣?畫面還有對比度、各種色彩的飽和度,相機直出的照片其實確實和真實還真有點差距。就像用佳能相機拍出來的紅色總是很豔一樣。
-
3 # 縱橫視覺ZoneFoto
這個問題我在之前的其他回答裡面也有涉及過,其實我們不必說的過於極端。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吧。
首先我十分贊同攝影師在拍攝的時候就要在拍攝的過程中將照片“生產”出來,後期只是一些很簡單的輔助性工作,這個在紀實類的和新聞類攝影裡面是毋庸置疑的,不需要太多後期,尤其是新聞類攝影,一旦被發現有後期過度不被媒體和行業標準所接受就會喪失之後所有在行業內的任何拍攝機會,我身邊也發現過類似的例子。
這是著名新聞類攝影師詹姆斯納切威拍攝的美國911的一個畫面,不難看出這個照片也是做了一定程度的後期處理的,但並沒有很大的變動,只是簡單調節了一下銳度,還有對比。並沒有新增減少什麼元素在畫面裡,更談不上什麼偷天換日之類的做法了。在這種情況下,簡單的後期處理是被行業所接受的。
至於Fine Art帶有一定敘事性的類別,所謂“偷天換日”的手法是可以被接受的,也可以被叫做所謂創意攝影,這類攝影由於使用目的有時候更多的具有商業性質,當然博人眼球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這是我的一朋友為耐克拍攝的一個專案,不難看出沒有後期這張照片是達不到這個效果的,所以我們不要一刀切。
但至於這個後期你是在行業接受範圍內把它後期的更好了還是更惡俗,我想這個就要看你的水平了,不是一蹴而就的。當然,這張照片在拍攝的時候用的光源,構圖等等都是經過反覆試驗的,也就是你說的拍攝在相機裡。我很不贊成在拍攝的時候隨便按下快門,然後都靠後期調出什麼所謂HDR的東西,那個真的很簡單。
-
4 # 殊223337479
首先,再好的相機都不能百分之百還原真實的世界,總有偏差,我們需要後期來減小這種偏差,讓他更接近我們肉眼看到的世界。其次,我們身處一片美景,比如海灘,我們不光能看到它,我們還能聽到海浪聲,感受到風吹到身上,還有迎面飄來的海腥味,而照片只能從視覺還原,這時候我們後期提高它從視覺上帶來的效果以便更接近身臨其境的效果無可厚非。實際上從攝影誕生就從來沒與後期分離過,甚至相機本身拍攝的同時就對照片進行了後期處理,所以不存在完全沒有後期的照片,題主不要過分糾結,後不後期的問題,實際上只是如何把握"度",照片最重要的是它的靈魂,表達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通過後期可以強化這種表達效果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回覆列表
這就要說到商業攝影和生活攝影了 本身的生活中的攝影屬於紀錄 紀錄當時的生活與環境。可是後來大家為了迎合商業 比如婚紗照寫真照。都各自研發出讓人賞心悅目的照片 可是這些照片必須是需要經過修飾。ps。人物的胖與瘦 景色的曝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