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鴻門宴,作為華人來說,並不陌生。大家都知道鴻門宴本是項羽設的局,想在宴會上刺殺劉邦,最後卻反被劉邦逃脫的故事。鴻門宴作為《史記》記載中最為精彩的一件敘事,千百年來流傳甚廣,以至於後來成了一個俗語,用鴻門宴來表示圖謀不軌、暗藏殺機的宴會。
鴻門宴到底是怎麼回事?
說到這,可能有一些看官不知道鴻門宴到底是怎回事,在分析項羽沒有殺劉邦心思之前,筆者先簡述一下 “鴻門宴”的故事。刪去繁文,製作概述。
“鴻門宴”的故事發生在漢高祖元年(前206)十二月。當時劉邦比項羽先攻入函谷關,項羽知道後很不服氣。當時,項羽有兵四十萬,駐紮在鴻門;劉邦有兵十萬,駐紮在霸上。項羽的謀士范增建議項羽第二天一早攻擊、消滅劉邦,以奪取“關中王”的名號。
項羽的族人項伯與劉邦的謀士張良是朋友,項伯聽到後,連夜去告訴張良,卻被張良拉著去見劉邦,最後被劉邦收買,然後商定好應對策略。第二天一早,劉邦帶著張良、樊噲拜見項羽,一番討好奉承之後,項羽便消減了對劉邦的情緒。後來,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殺劉邦,項羽不聽;范增又找來項莊舞劍,趁機殺劉邦,項伯卻挺身與項莊對舞,掩護劉邦。這時候,張良見形勢不妙,叫來了樊噲,並謊稱上廁所,拉上劉邦一起溜了。
為什麼項羽沒心思殺劉邦?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會說,項羽真是太可惜了。結果大家都知道,最後是劉邦得了天下,項羽自刎烏江。《史記》裡也是這麼記載的。其實,以筆者看來,劉邦能逃脫並沒有這麼簡單,歸根結底還是項羽並沒有心思殺劉邦。原因主要有:
1、軍閥眾多,項羽不敢妄動。
鉅鹿之戰之後,燕趙韓圍齊等國舊貴族軍事集團聯軍拜項羽為上將軍。雖然是聯軍,各當年六國攻秦一樣,各懷鬼胎。項羽雖然最
強大,可以吊打其中任何一家,但並沒有絕對的實力,能夠以一敵六。
況且當時,敢和項羽叫板的人還很多。除了劉邦外,還有田榮、陳餘、彭越等公開反叛。因此,對於此時的項羽而言,劉邦不能輕易動。如果和劉邦對峙,一方面只會削弱自身實力,進而更鎮壓不住蠢蠢欲動的各路諸侯;另一方面劉邦畢竟滅秦有功,執意消滅他,諸侯們就會有所猜忌,如果六國諸侯合縱,將會更加危險。
2、劉邦和項羽都有議和的意思
先說劉邦。當初劉邦攻入函谷關後,聽信別人建議,派兵把守以拒諸侯,這對於以亡秦為口號的項羽來說,絕對不服,劍拔弩張。而那時項羽40萬大軍,劉邦又萬萬打不過,此時為了生存,劉邦也得赴鴻門宴認錯議和。
再說項羽。當時全國並不是除了劉邦就是項羽,上邊講到還有很多貴族諸侯軍。對項羽來說,滅劉邦並不是此刻最亟待解決的。他考慮的核心問題,如何確保最多的諸侯願意認他這個盟主,這才是一切的根基。鑑於此,項羽也有和談的意圖。
所以,在筆者看來,鴻門宴其實是一場協商關中地區統治權的政治會談,項羽透過此次會談進一步對外確立了他霸主的身份,而劉邦則透過服軟獲得了生存下去的機會。正是因為如此,鴻門宴上的劉邦才能得以逃脫。要不然,中國歷史肯定會被改寫。
說到鴻門宴,作為華人來說,並不陌生。大家都知道鴻門宴本是項羽設的局,想在宴會上刺殺劉邦,最後卻反被劉邦逃脫的故事。鴻門宴作為《史記》記載中最為精彩的一件敘事,千百年來流傳甚廣,以至於後來成了一個俗語,用鴻門宴來表示圖謀不軌、暗藏殺機的宴會。
鴻門宴到底是怎麼回事?
說到這,可能有一些看官不知道鴻門宴到底是怎回事,在分析項羽沒有殺劉邦心思之前,筆者先簡述一下 “鴻門宴”的故事。刪去繁文,製作概述。
“鴻門宴”的故事發生在漢高祖元年(前206)十二月。當時劉邦比項羽先攻入函谷關,項羽知道後很不服氣。當時,項羽有兵四十萬,駐紮在鴻門;劉邦有兵十萬,駐紮在霸上。項羽的謀士范增建議項羽第二天一早攻擊、消滅劉邦,以奪取“關中王”的名號。
項羽的族人項伯與劉邦的謀士張良是朋友,項伯聽到後,連夜去告訴張良,卻被張良拉著去見劉邦,最後被劉邦收買,然後商定好應對策略。第二天一早,劉邦帶著張良、樊噲拜見項羽,一番討好奉承之後,項羽便消減了對劉邦的情緒。後來,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殺劉邦,項羽不聽;范增又找來項莊舞劍,趁機殺劉邦,項伯卻挺身與項莊對舞,掩護劉邦。這時候,張良見形勢不妙,叫來了樊噲,並謊稱上廁所,拉上劉邦一起溜了。
為什麼項羽沒心思殺劉邦?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會說,項羽真是太可惜了。結果大家都知道,最後是劉邦得了天下,項羽自刎烏江。《史記》裡也是這麼記載的。其實,以筆者看來,劉邦能逃脫並沒有這麼簡單,歸根結底還是項羽並沒有心思殺劉邦。原因主要有:
1、軍閥眾多,項羽不敢妄動。
鉅鹿之戰之後,燕趙韓圍齊等國舊貴族軍事集團聯軍拜項羽為上將軍。雖然是聯軍,各當年六國攻秦一樣,各懷鬼胎。項羽雖然最
強大,可以吊打其中任何一家,但並沒有絕對的實力,能夠以一敵六。
況且當時,敢和項羽叫板的人還很多。除了劉邦外,還有田榮、陳餘、彭越等公開反叛。因此,對於此時的項羽而言,劉邦不能輕易動。如果和劉邦對峙,一方面只會削弱自身實力,進而更鎮壓不住蠢蠢欲動的各路諸侯;另一方面劉邦畢竟滅秦有功,執意消滅他,諸侯們就會有所猜忌,如果六國諸侯合縱,將會更加危險。
2、劉邦和項羽都有議和的意思
先說劉邦。當初劉邦攻入函谷關後,聽信別人建議,派兵把守以拒諸侯,這對於以亡秦為口號的項羽來說,絕對不服,劍拔弩張。而那時項羽40萬大軍,劉邦又萬萬打不過,此時為了生存,劉邦也得赴鴻門宴認錯議和。
再說項羽。當時全國並不是除了劉邦就是項羽,上邊講到還有很多貴族諸侯軍。對項羽來說,滅劉邦並不是此刻最亟待解決的。他考慮的核心問題,如何確保最多的諸侯願意認他這個盟主,這才是一切的根基。鑑於此,項羽也有和談的意圖。
所以,在筆者看來,鴻門宴其實是一場協商關中地區統治權的政治會談,項羽透過此次會談進一步對外確立了他霸主的身份,而劉邦則透過服軟獲得了生存下去的機會。正是因為如此,鴻門宴上的劉邦才能得以逃脫。要不然,中國歷史肯定會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