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世偉爸爸

    楊威利的原型  海尼森  作為架空歷史小說,《銀英傳》似乎極受中國讀者喜愛(年齡層次一般為青少年)。宏大  的戰爭場面,戲劇性的人物關係漸漸編成了一張有著閃亮星光的銀英之網,將讀者的心收  於其中。銀英迷一般分成兩大流派,也就是支援楊威利與欣賞羅嚴克拉姆這兩大派。至少  擁護其他比如奧貝斯坦  ,吉爾菲艾斯或者地球教(真有擁護地球教的嗎?)的人數實在不足以另成一派。  象銀英傳這種小說中的人物一般來說都會有自己的原型。如果是憑空想象出這麼多人  物的性格,田中先生只怕會因絞盡腦汁而累的暈過去吧?那麼現在就來探討一下擁有眾多  支持者的楊威利在真實歷史中的原型究竟是誰。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看過田中先生的《奔流》後開始變的明朗化起來。《奔流》是以中國南  北朝時期魏梁百萬大軍在淮河兩岸的激戰為背景的一部斷代歷史演義小說。在這場規模遠  大於“赤壁之戰”的“鍾離之戰”中,田中的筆下寫出了雙方主要將領的獨特個性和各自  的魅力。同時,陳慶之  ,當時只有五百白袍騎兵的梁之將軍出現在人們面前。  陳慶之有著天份,用田中先生的話就是“似乎是具有能夠看穿唯一勝機的才能”在混亂的  戰場上陳慶之可以一眼便發現如果向敵方某一處進襲就能徹底改變勝負。這是一種天賦,  在印象裡,楊似乎也有著這種才能。集中力量攻擊一點而使對方隊形潰散這樣的場面在《  銀英傳》中屢見不鮮。  更讓人注目的是陳慶之的戰績!  大約西元五二七年,魏朝發生兵變,魏皇族之一的北海王元顥逃至梁都建康。於是陳  慶之被名以鎮北大將軍的身份率領七千全員白甲白袍的騎兵隊渡河北上,準備為北海王收  回失土。至於元顥卻對只有七千的兵數大為不滿,也並未出征。  渡河之後。  “魏軍首先派出了七萬兵在淮陽迎擊陳慶之,就在一日之間魏軍完全被擊滅。接著,二萬  的兵力又在考城與陳展開了戰鬥。而陳慶之在一日之內又將考城攻陷。於是,魏軍又出了  十五萬兵在榮陽展開戰鬥,雖然僵持了二十日,但結局還是魏軍以產生二萬屍體的結果敗  走。緊接著到達的二萬  四千援軍也在一戰之間潰滅。”  直到最後,陳慶之以七千兵力攻陷洛陽。之間“在魏的領土內進擊一百四十日,其間  激戰四十七回,全部都獲得勝利,攻陷了三十二座城池,簡直就是魔術。”(引號內都是  田中原文)  由於害怕陳慶之功績過高,北海王居然拒絕派出援兵。六十五日之後,陳慶之退出洛  陽,三十萬魏軍追擊,然而十一次會戰都為陳所擊退。當回到建康,七千兵數僅損失了一  半……從此陳慶之之名威鎮天下。事實上,“陳慶之至死為止也從未敗過……”  關於以七千兵力北征,陷落北朝首都洛陽之事到底是軍事上多大的偉業,從和諸葛亮  四度北征卻未能陷落長安相比即可看出。  離開戰績不談,在性格上,陳慶之被田中描述成一個連馬都騎的很差,且在除了戰爭  外的大多事上都有些遲鈍,並且有些懶惰的將軍。  夠了,我想不用再說下去了。武斷的說一句,我認為楊的原型就是中國的名將,陳慶  之。  文章差不多可以結束了,或許會有人想問我萊因哈特的原型是誰,這點我還沒有足夠  的證據可以下定論。不過,以前已經說過,我覺得萊因哈特與愷撒大帝有著某些方面的相  似。僅供參考罷了。  最後說一句,如果多注意一下歷史的話,能發現的名將名戰何其之多。希望銀英迷們  不要僅僅將戰爭的定義侷限在幾場虛幻的戰爭之中。有興趣的話可以注意一下韓信的表現  (找個名人出來先),怎樣才算將才或許能得到答案。  關於萊因哈特和楊的原型的討論很多,我就曾看到過萊因哈特和原型是拿破  侖而楊的原型是漢泥拔的觀點。楊的原型到底是不是陳慶之,我不太清楚,也不能憑這篇  文章就斷定。不過我想,不管答案是什麼,從讀《銀英》之中感受歷史人物,從歷史中了  解事物的發展,形成自己的世界觀,這才是最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自己剪出帶有層次感的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