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劍影講歷史
-
2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宋朝的文官制度,對後世最大的影響,就是大家都發現這種制度,確實極大的抑制了國家軍事集團的奪權能力,有宋一朝,沒有什麼軍隊叛亂,以及後來繼承文官制度的明朝,也幾乎沒有過純軍事集團試圖政變奪權的事情。不要小看這一點,直到今天,很多一直建立不起文官制度的國家,軍事集團始終是政治上無法囚禁的一頭兇獸。包括我們國家,在宋朝之前,歷朝歷代,差不多每一個手下兵力過萬的軍事統帥,都是朝廷潛在的對手,從來沒有能從制度上制約這些軍事統領的條條框框,如果沒有一個同樣是具有統兵能力,並且有直屬強力軍隊的皇帝鎮著,那麼就必需在這幫軍頭之間走鋼絲一樣,玩弄政治手段來平衡和制衡。還有一個對後世政治制度有潛在影響,而且實際上遠比控制武人集團有利於長遠社會發展的因素,是文官制度建立後,這文官的社會選拔,就形成一個從底層直達核心的上升通道,不要小看這一點對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所起的作用。在現代,像日本這樣,已經形成階級固化的高度發達國家,這條通道也依然存在,上層階級子弟,確實有起跑線優勢,但也擋不住大量貧家子弟靠天賦、機緣以及過人的努力,出人頭地。這個社會調節功效,是怎麼誇也不過分的進步。不過我們國家,作為第一個建立起來文官制度的國家,卻始終沒能建立起制衡監督文官體系的制度,這又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了……
-
3 # 歷史百家爭鳴
宋朝時,讀書之風盛行於宋朝,宋真宗為了鼓勵大家讀書,賦詩一首《勵學篇》,其中兩句詩流傳至今: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而讀書之氣的盛行,與宋朝的文官制度有著很大的關係,大家讀書都是為了當官,因為當官了生活就能有保障,這種觀念到現在都頗具影響,大家的觀念還是“學而優則仕”,考取公務員是件體面的事情,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誰都對公務員情有獨鍾。
宋朝建國時,定了個基調,那就是重文輕武。在此基調下,宋朝的文官制度形成了一個結構完整的制度。但該制度有好有壞,好的方面就是遏制了武將權力,有利於政權的穩固,可這也使得宋朝軍隊戰鬥力不行,還造成了冗官的局面,養了太多的閒人懶人。不過宋朝“不殺士大夫””的規定對於培養宋朝計程車風有挺大的作用,因為士大夫有言論自由,可以各抒己見,但這也造成了皇權的相對衰敗,士大夫可以不顧皇帝的權威。
宋朝文官制度給後世的教訓就是不能太注重文官,在和平年代,的確需要文官的力量管理天下,武將處於相對低的地位,但文官的機構應該精簡,而不是一個龐雜、尾大不掉的政治制度。文官人員太多並不是件好事,這隻會增加財政負擔,滋生官員腐敗問題。當今社會,國家應該精簡政府機構,使得機構能夠最有效地發揮好它的作用。
-
4 # 痴心男爵
說宋朝政治制度影響倒不如說市井文化和科技發展影響來的大,這兩者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個朝代,沒有之一。至於政治制度印象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科舉真正做到了以人才為本,而不是貴族壟斷的遊戲。市井文化影響更大,比如一日三餐,宵禁,市場與居民區混住,取消井坊制,鐵鍋炒菜,甚至上墳用花圈取代唐三彩,甚至知道茶是用來泡的而不是涼拌的等等。還有大航海技術大幅度發展,火器更是真正的突飛猛進……
回覆列表
宋朝比較注重文官制度,這點被西歐政治制度所推崇。因為,這樣對於社會穩定比較好宋朝工商業比唐要強,並且呈現南方經濟中心和北方經濟中心並存的局面。西歐人寫的《東京夢華錄》。
宋朝政治比較民主。皇帝不殺文人。所以,出現了私學和官學並重;皇帝也作詩畫畫;比如:宋徽宗。宋朝科技比較發達。由於社會比較自由,人民可以發揮自己的才智。這時期的火藥術、造紙術、雕版印刷術發展達到了頂峰。為後來歐洲所推崇。
宋朝卻也是個軟弱的朝代。軍隊打不過遼、小小的西夏還要用金幣去換和平;卻又對地方農民進行鎮壓。出現了松江、方臘起義等。南宋的出現,第一次出現了北方朝代政治中心望南移的趨勢。帶去了經濟和文化。宋朝後期,對於南方的文化傳播和遠洋貿易等。改變了今天的兩廣、福建,甚至是馬來半島和菲律賓群島的開明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