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一個月沒跑,是不是要從頭開始練?那是肯定的,對於跑步老司機來說,一週不跑,狀態都要大打折扣,一個月沒跑,平常450是有氧慢跑,跑起來十分舒爽,此時此刻,就成了有氧節奏跑,相對以往,要吃力些,即心率相對要高,所以為了穩妥起見,建議從零開始,以空杯的心態,重拾馬拉松,突破自我,對於大多數業餘愛好者,以月跑量為準,大多數維持在200~300公里左右,長時間不跑,儘量以短距離,慢速度,尋找狀態,長時間不跑,一開跑就是高密集的大跑量,身體註定吃不消,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從5、10、15、21、25、30公里慢慢突破,讓身體慢慢適應運動強度,先適應,然後在身體的承受範圍之內適當加量,直至恢復到正常的水準,強擼灰飛煙滅,不可肆意妄為。
1、快步走+慢跑
一個月不跑,頭一週一般可以選擇“快步走+慢跑”的訓練模式恢復訓練,很多人習慣了以往的快節奏,大跑量,一旦慢下來,尤其是健走,可能就沒有那個耐心,為了跑得健康持久必須減速減量,慢跑恢復,我曾經說過,慢跑才是開啟跑步的正確方式,跑前多熱身,然後慢跑預熱,漸漸過渡到自己的節奏中去,不要看速度,要看心率,穩定在140到160之間即可,其次呼吸勻稱,腳步穩定,還能正常說話,請繼續保持,不過長時間不跑,個人覺得,熱身要充分,速度越慢越好,列如,
頭一週,熱身10分鐘+快步走2公里,再慢跑8公里;
第二週,熱身不變,快步走2公里+1公里箭步蹲+慢跑7公里;
第三週,熱身不變,慢跑預熱2公里+節奏跑5公里+衝刺跑1公里+2公里慢跑恢復;
【第一週目的,熱身!第二週目的,適應!第三週,恢復正常!】
正常的跑步訓練模式:1、高中低強度合理搭配,快慢適度 2、速度、力量、耐力均衡發展。
2、注重體能訓練
假如疫情期間天天堅持做核心力量訓練,那麼根本不要擔心恢復跑步的問題,腿部力量足,跑起來有勁,擺臂幅度小,步態輕盈,假如一個月沒跑沒練,那麼肌肉、心肺都處於閒置狀態,很難hold住高強度、高密集的訓練,這個時候要從小塊肌肉、短距離、慢速度點滴突破,讓肌肉變得耐操,讓心肺復甦,到最後以自己的節奏,健康完賽。體能訓練為了讓核心肌群持續供能,越跑越有勁,而不是乏力,掉速嚴重,面對這種情況,第一,控速,節奏跑;第二,體能訓練,固能蓄能。最常見的體能訓練動作有,平板支撐,深蹲,蛙跳,登山跑,箭步蹲等,利用空閒時間,一週訓練兩次,每次30分鐘左右,堅持小幅度,慢節奏,高頻率的原則,讓腿部更有勁。那些後半程掉速嚴重,腿部經常受傷的朋友,是時候該靜下心來,做做核心力量訓練了。
3、注意身體恢復
有時間就多跑,沒時間就不跑,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訓練模式,註定不靠譜,要按照訓練計劃系統科學訓練,一般可以嘗試隔天跑,或者兩跑一休,三跑一休,儘量輪休結合,給身體緩衝期,慢慢恢復,當身體出現疲勞的時候,應該減速減量,慢跑調節,剛剛恢復跑步,肌肉出現痠痛是正常的,透過按摩、熱浴、拉伸進行緩解,必要的時候,徹底輪休,直至完全康復,不要疲勞跑,更不要帶傷跑,聆聽身體的聲音,注重無傷跑。對於膝蓋有硬傷的朋友,提前打好預防針:
1、適當飲食,控制體重。
2、告別水泥地,儘量選擇塑膠跑道。
3、多做做熱身運動
4、練習深蹲、箭步蹲等,強化下肢力量
5、完散跑姿,補齊短板
6、控制運動量
7、減少速度訓練
有人問,一個月沒跑,是不是要從頭開始練?那是肯定的,對於跑步老司機來說,一週不跑,狀態都要大打折扣,一個月沒跑,平常450是有氧慢跑,跑起來十分舒爽,此時此刻,就成了有氧節奏跑,相對以往,要吃力些,即心率相對要高,所以為了穩妥起見,建議從零開始,以空杯的心態,重拾馬拉松,突破自我,對於大多數業餘愛好者,以月跑量為準,大多數維持在200~300公里左右,長時間不跑,儘量以短距離,慢速度,尋找狀態,長時間不跑,一開跑就是高密集的大跑量,身體註定吃不消,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從5、10、15、21、25、30公里慢慢突破,讓身體慢慢適應運動強度,先適應,然後在身體的承受範圍之內適當加量,直至恢復到正常的水準,強擼灰飛煙滅,不可肆意妄為。
1、快步走+慢跑
一個月不跑,頭一週一般可以選擇“快步走+慢跑”的訓練模式恢復訓練,很多人習慣了以往的快節奏,大跑量,一旦慢下來,尤其是健走,可能就沒有那個耐心,為了跑得健康持久必須減速減量,慢跑恢復,我曾經說過,慢跑才是開啟跑步的正確方式,跑前多熱身,然後慢跑預熱,漸漸過渡到自己的節奏中去,不要看速度,要看心率,穩定在140到160之間即可,其次呼吸勻稱,腳步穩定,還能正常說話,請繼續保持,不過長時間不跑,個人覺得,熱身要充分,速度越慢越好,列如,
頭一週,熱身10分鐘+快步走2公里,再慢跑8公里;
第二週,熱身不變,快步走2公里+1公里箭步蹲+慢跑7公里;
第三週,熱身不變,慢跑預熱2公里+節奏跑5公里+衝刺跑1公里+2公里慢跑恢復;
【第一週目的,熱身!第二週目的,適應!第三週,恢復正常!】
正常的跑步訓練模式:1、高中低強度合理搭配,快慢適度 2、速度、力量、耐力均衡發展。
2、注重體能訓練
假如疫情期間天天堅持做核心力量訓練,那麼根本不要擔心恢復跑步的問題,腿部力量足,跑起來有勁,擺臂幅度小,步態輕盈,假如一個月沒跑沒練,那麼肌肉、心肺都處於閒置狀態,很難hold住高強度、高密集的訓練,這個時候要從小塊肌肉、短距離、慢速度點滴突破,讓肌肉變得耐操,讓心肺復甦,到最後以自己的節奏,健康完賽。體能訓練為了讓核心肌群持續供能,越跑越有勁,而不是乏力,掉速嚴重,面對這種情況,第一,控速,節奏跑;第二,體能訓練,固能蓄能。最常見的體能訓練動作有,平板支撐,深蹲,蛙跳,登山跑,箭步蹲等,利用空閒時間,一週訓練兩次,每次30分鐘左右,堅持小幅度,慢節奏,高頻率的原則,讓腿部更有勁。那些後半程掉速嚴重,腿部經常受傷的朋友,是時候該靜下心來,做做核心力量訓練了。
3、注意身體恢復
有時間就多跑,沒時間就不跑,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訓練模式,註定不靠譜,要按照訓練計劃系統科學訓練,一般可以嘗試隔天跑,或者兩跑一休,三跑一休,儘量輪休結合,給身體緩衝期,慢慢恢復,當身體出現疲勞的時候,應該減速減量,慢跑調節,剛剛恢復跑步,肌肉出現痠痛是正常的,透過按摩、熱浴、拉伸進行緩解,必要的時候,徹底輪休,直至完全康復,不要疲勞跑,更不要帶傷跑,聆聽身體的聲音,注重無傷跑。對於膝蓋有硬傷的朋友,提前打好預防針:
1、適當飲食,控制體重。
2、告別水泥地,儘量選擇塑膠跑道。
3、多做做熱身運動
4、練習深蹲、箭步蹲等,強化下肢力量
5、完散跑姿,補齊短板
6、控制運動量
7、減少速度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