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楞嚴經》是偽經的一般都是著魔之人,自己貪戀魔境不願自己的夢碎而已。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來是藏在龍宮;龍勝菩薩(亦即龍樹菩薩之異名)至龍宮說法,見龍藏中有此經,拜閱之下,嘆為稀有,便將全經默誦下來,以利益閻浮提眾生;出龍宮後,便將此經誦出,記錄下來,呈給王家(國王之家),王家(國王之家或國家)也把它視為稀有之法寶,珍藏在國庫中,並禁止傳到外國。雖然此經尚未傳到中土,但其威名早已為大家所知;曾有一位梵僧,見智者大師所立之三觀,而告訴智者大師說與他們國中的楞嚴經之意旨相符合;於是智者大師便設了一個拜經臺,西向拜經,但拜了十八年,終未得見楞嚴經(到現在,天台山的拜經臺還在)。 話說本經譯主般剌密諦,依於願力,要利益中土之人,第一次身上藏著楞嚴經東來之時,被守邊界的官吏查獲,而不許他出境,這反而更激發了他宏法之願,更加堅定,並且更加精進。他並想到了一個方法,可以將此經攜帶出境而不被發覺;他用極細的白絹書寫此經,然後剖開自己的肩膊,將經文縫藏在其中,等瘡口平復之後,再申請出國,海關搜查無疑,才得航海東來。大師於唐中宗神龍元年(西曆七0五年)到達廣州,那時正好首相房融被貶在廣州,房融便請大師住在制止寺,於是剖膊出經,譯成漢音,譯事完畢,便速回本國,以解除邊吏所受之難;由於譯主藏經出國,國王因此罪責守邊之官吏查緝不嚴,因此大師譯經完成之後,便速即回國,原以自身承當所有罪責。大師如此冒險艱苦,乃至不惜身命榮辱,正是所謂重法輕身,所成功德,不可思議;中國之眾生,均沾其法施之益。 [譯]:般剌密諦法師所譯的,不是將原文譯成漢文,而是將梵音的經文用漢字拼出來,由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清河房融 筆受 楞嚴經,眾所周知,是一部極重要的大經,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為過。因為此經在內容上,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則橫跨[禪淨密律],均衡發揮,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弟上,則更是充實、圓滿: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從教令正發心起,經循循善誘的破惑、見真(明心見性)、依性起修(設壇結界、於實際上起正修行),並詳細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二十五聖圓通、三界七趣眾生),令於聖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詳述六十位修證(三漸次、幹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令行者於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廣開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所修圓滿成就。 由於本經有這些稀有的特點,因此歷來皆被修行者奉為必修的無上圭臬,尤其是對習禪者而言,更是如此。再者,漢傳佛寺中,僧眾每日早課都必須誦楞嚴咒,而且歷代在打禪七之前,傳統上都是要先修七日到七七日的[楞嚴會],以除魔障。又,以本經中,顯密性相上的道理均發揮無遺,故是一部在法門上十分均衡,沒有宗派偏倚的圓滿法門。因此本經是一部非常難得的無上大法寶。 楞嚴經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寶典。尤其我們末法時期種種法上的亂相,佛在本經中,幾乎全都說到了!而且講的十分透徹、明白;佛並且也指出其各各對治之方。因此,本經更是末法時期眾生修行不可缺的一部寶典;依此寶典,末法眾生方可望於如此正法得正信、正知見、正解、正修行,而不被種種邪魔外道所轉、所誑惑、破壞。 佛在經中說,末法將盡、法將滅時,楞嚴經最先滅;因為楞嚴經是眾魔的剋星,破魔的大法寶,若有本經住世,則正法得住持世間,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即不能得逞。然而本經若滅,魔力則無有能制者,魔事猖獗,眾生修行即罕能不墮魔數者。因此,為佛弟子,應善護正法,勿謗此經,共同宣揚此法門,則自他於菩提道深種善根因緣,速修無上.
說《楞嚴經》是偽經的一般都是著魔之人,自己貪戀魔境不願自己的夢碎而已。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來是藏在龍宮;龍勝菩薩(亦即龍樹菩薩之異名)至龍宮說法,見龍藏中有此經,拜閱之下,嘆為稀有,便將全經默誦下來,以利益閻浮提眾生;出龍宮後,便將此經誦出,記錄下來,呈給王家(國王之家),王家(國王之家或國家)也把它視為稀有之法寶,珍藏在國庫中,並禁止傳到外國。雖然此經尚未傳到中土,但其威名早已為大家所知;曾有一位梵僧,見智者大師所立之三觀,而告訴智者大師說與他們國中的楞嚴經之意旨相符合;於是智者大師便設了一個拜經臺,西向拜經,但拜了十八年,終未得見楞嚴經(到現在,天台山的拜經臺還在)。 話說本經譯主般剌密諦,依於願力,要利益中土之人,第一次身上藏著楞嚴經東來之時,被守邊界的官吏查獲,而不許他出境,這反而更激發了他宏法之願,更加堅定,並且更加精進。他並想到了一個方法,可以將此經攜帶出境而不被發覺;他用極細的白絹書寫此經,然後剖開自己的肩膊,將經文縫藏在其中,等瘡口平復之後,再申請出國,海關搜查無疑,才得航海東來。大師於唐中宗神龍元年(西曆七0五年)到達廣州,那時正好首相房融被貶在廣州,房融便請大師住在制止寺,於是剖膊出經,譯成漢音,譯事完畢,便速回本國,以解除邊吏所受之難;由於譯主藏經出國,國王因此罪責守邊之官吏查緝不嚴,因此大師譯經完成之後,便速即回國,原以自身承當所有罪責。大師如此冒險艱苦,乃至不惜身命榮辱,正是所謂重法輕身,所成功德,不可思議;中國之眾生,均沾其法施之益。 [譯]:般剌密諦法師所譯的,不是將原文譯成漢文,而是將梵音的經文用漢字拼出來,由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清河房融 筆受 楞嚴經,眾所周知,是一部極重要的大經,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為過。因為此經在內容上,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則橫跨[禪淨密律],均衡發揮,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弟上,則更是充實、圓滿: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從教令正發心起,經循循善誘的破惑、見真(明心見性)、依性起修(設壇結界、於實際上起正修行),並詳細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二十五聖圓通、三界七趣眾生),令於聖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詳述六十位修證(三漸次、幹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令行者於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廣開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所修圓滿成就。 由於本經有這些稀有的特點,因此歷來皆被修行者奉為必修的無上圭臬,尤其是對習禪者而言,更是如此。再者,漢傳佛寺中,僧眾每日早課都必須誦楞嚴咒,而且歷代在打禪七之前,傳統上都是要先修七日到七七日的[楞嚴會],以除魔障。又,以本經中,顯密性相上的道理均發揮無遺,故是一部在法門上十分均衡,沒有宗派偏倚的圓滿法門。因此本經是一部非常難得的無上大法寶。 楞嚴經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寶典。尤其我們末法時期種種法上的亂相,佛在本經中,幾乎全都說到了!而且講的十分透徹、明白;佛並且也指出其各各對治之方。因此,本經更是末法時期眾生修行不可缺的一部寶典;依此寶典,末法眾生方可望於如此正法得正信、正知見、正解、正修行,而不被種種邪魔外道所轉、所誑惑、破壞。 佛在經中說,末法將盡、法將滅時,楞嚴經最先滅;因為楞嚴經是眾魔的剋星,破魔的大法寶,若有本經住世,則正法得住持世間,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即不能得逞。然而本經若滅,魔力則無有能制者,魔事猖獗,眾生修行即罕能不墮魔數者。因此,為佛弟子,應善護正法,勿謗此經,共同宣揚此法門,則自他於菩提道深種善根因緣,速修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