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自康熙、雍正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和“攤丁入畝”國策實施後,清中期成為了一個人口大爆炸的時期——從乾隆六年(1741年)的1.4億,膨脹到了咸豐元年(1851年)的4.3億,為日後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奠定了基礎。

    問題也來了,這多出來的將近3億人,是靠什麼多出來的呢?

    長久以來,所謂“大清三寶”——玉米、紅薯(番薯、地瓜)和馬鈴薯(土豆)養活3億人的論調層出不窮,中心思想就是清朝的人口膨脹是依靠新引入作物來實現的。

    我們就“大清三寶”能不能養活3億人,算一筆賬。

    首先是耕種面積。三寶傳入中國,不代表在中國就能夠大範圍地種植,更不代表可以取代原本的水稻、小麥等農作物。事實上,三寶正因為適應能力強、對種植條件要求低,反而經常被農民用作地頭牆根、山坡貧地補充種植的作物,而不是主要作物。

    表格引自曹玲《美洲糧食作物的傳入、傳播及其影響研究》,南京農業大學,2003

    從上表能夠看出,以民國1914-1918年為準,玉米7800萬畝,薯類(紅薯+馬鈴薯)2500萬畝,加一起只佔總耕地面積7.22%。

    \

    再看畝產量。明清兩代,關於三寶的畝產量,說法不一,也不是很精確。這裡以國家統計局2016年統計資料中的玉米畝產398.18公斤、薯類畝產251.7公斤計算。

    上表引自《國家統計局關於2016年糧食產量的公告》

    按照如今的畝產量計算,1914年-1918年,中國玉米一年總產量3105.8萬噸,薯類一年總產量629.3萬噸。也就是說,這多出來的3億人平均每人一年只佔有玉米103.5公斤,薯類21.0公斤——這點產量,當零食可以,當主食只能集體辟穀才能活命。

    更何況,考慮清代乃至民國時期的育種技術、耕種機械、農藥、化肥、自然災害抵抗力等因素,三寶畝產量絕對達不到2016年的數字,對半砍都是合理的。

    玉米、紅薯和馬鈴薯對清中期人口爆炸確實有幫助,但畢竟不是耶穌的餅與魚,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

    至於人口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明末到清末耕地面積的翻倍。明萬曆年間中國耕地面積7.6億畝,供養人口1.2億——2億;隨著清王朝疆域的擴張和實際控制能力的提升,清中期至鴉片戰爭前,中國耕地面積達到了13——14億畝,供養人口4.3億——有沒有三寶,有什麼大不同嗎?

    參考文獻:

    1.曹玲,《美洲糧食作物的傳入、傳播及其影響研究》,南京農業大學,2003

    2.趙岡,《清代糧食畝產量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3.史志宏,《十九世紀上半期的中國耕地面積再估計》,2012

    4.《國家統計局關於2016年糧食產量的公告》,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12/t20161208_1439012.html

  • 2 # 善衣坊

    感謝邀請回答。清朝中期是指康熙雍正乾隆嘉慶(1661-1820),經過清初的減負政策,康乾盛世太平穩定,沒有戰亂等戰爭因素消耗勞動力。玉米明代在菲律賓傳入中國,紅薯宋元以前有記載,現在的明萬曆年間傳入中國。馬鈴薯1650年左右傳入中國,但是都在清朝得到發展,自古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解決了,人口自然會增長。

  • 3 # 水果校園730

    玉米紅薯馬鈴薯都是耐寒,耐貧瘠的作物,在貧瘠土壤、深山高寒地區都可以種植,而且產量也特別高,產的糧食多了,自然養活的人口數量也多了。

    政治環境穩定,清朝統一以後,康熙乾隆重視農業的發展,沒有戰亂困擾啊,勞動力大大增加,並且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

    反覆迴圈發展,人口指數式增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神幻拍檔》裡的七鬼神都指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