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84034300502

    “更著溪山襟帶”中“著”讀“zhu四聲”;“更著風和雨”中“著”讀“zhuo二聲”。 1、“更著溪山襟帶”出自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詞作之一《清平樂·題上盧橋》。 作品原文: 清平樂·題上盧橋 清泉犇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 白話譯文: 清澈的溪流歡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礙。方圓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與溪流的環抱之中。茫茫今古,曾經發生過多少次滄桑陵谷的變遷,許多昔日繁華興旺的都市,後來卻變成種植莊稼的田野。這個地方的山川形勢不比尋常,莫非也曾經歷過某種小小的盛衰興廢麼。 2、“更著風和雨”出自南宋詞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 作品原文: 卜算子·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白話譯文: 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一陣陣悽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佔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豔心懷妒忌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

  • 2 # 使用者5524264373265

    “更著溪山襟帶”中“著”讀“zhu四聲”;“更著風和雨”中“著”讀“zhuo二聲”。

    1、“更著溪山襟帶”出自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詞作之一《清平樂·題上盧橋》。

    作品原文:

    清平樂·題上盧橋

    清泉犇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

    白話譯文:

    清澈的溪流歡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礙。方圓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與溪流的環抱之中。茫茫今古,曾經發生過多少次滄桑陵谷的變遷,許多昔日繁華興旺的都市,後來卻變成種植莊稼的田野。這個地方的山川形勢不比尋常,莫非也曾經歷過某種小小的盛衰興廢麼。

    2、“更著風和雨”出自南宋詞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

    作品原文:

    卜算子·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白話譯文:

    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一陣陣悽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佔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豔心懷妒忌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

    擴充套件資料:

    《清平樂·題上盧橋》創作背景:

    1181年冬天(宋淳熙八年),辛棄疾42歲,由於王藺等人的彈劾而被罷官,歸居上饒。此詞當作於詞人閒居上饒時期,內容主要寫上盧橋一帶形勢景緻,藉以生髮議論,提醒時人應以世之興亡為念。

    《卜算子·詠梅》創作背景:

    陸游一生酷愛梅花,將其作為一種精神的載體來傾情歌頌,梅花在他的筆下成為一種堅貞不屈的形象的象徵。聯絡陸游的生平不難理解,詞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寫照他曾到過抗金前線,身著戎裝投身火熱的戰鬥生活,從而體會到了“詩家三昧”。

    從此那壯懷激烈的戰鬥場面和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成為其詩歌中最為動聽的主旋律。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對眼前的剩水殘山頗為滿足,並不真正想要恢復。即使有時不得不作出些姿態,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

    儘管陸游的愛國熱情慘遭打擊,但其愛國志向始終不渝。這在他的詩歌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不難理解,其《卜算子·詠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詩人一生對惡勢力不懈的抗爭精神和對理想堅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寫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要給父母買禮物,父母總推脫不要,你們都是怎麼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