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56776498399

      恢復秩序的共同理想   在秦代以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

      春秋戰國時代,中國的政治、社會秩序混亂,戰爭和篡弒不絕。為了恢復社會秩序,中中國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學說。其中儒家學說的三位重要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想透過提倡某些政治理想,令舉國上下產生守禮愛人的思想,希望國民透過自我省察,達到愛人的目標,從而使社會和諧穩定。  三子的差別   孔子主張透過「仁」、「守禮」等倫理道德來恢復社會秩序;孟子主張回覆人本來的善性,並加以發揚光大,便可以成就各種德行;荀子則認為人性本來是惡的,必須透過禮法,使各階層的人安守本份,社會才會安定。  荀子的事蹟   荀子,名況,又稱荀卿,趙華人,生於孟子之後,是儒家學說的繼承者,曾於齊國講學。荀子跟孔子和孟子一樣,周遊列國,遊說諸侯推行王道學說。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甚至打破「儒者不入秦」的傳統,以「遠交近攻」之說遊說秦昭襄王。荀子還企圖說服齊君實行王道,以爭取天下統一。  「性惡」與「禮治」   荀子的思想中心是「性惡」和「禮治」。他認為人的本性有為惡的傾向,而且又有各種慾念,若不透過教育改善,很容易會引起紛爭。他又主張統治者要重視禮法,以禮使人安守本份,維持社會秩序,當中已具有法治的成分。荀子也重新界定天人的關係,認為天沒有意志,人們應該憑著自己的努力,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暑和發痧是同一個意思嗎?如果發痧了沒有及時就診,是否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