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fgcff

    1作品原文編輯所見【清】 袁 枚牧童⑴騎黃牛,歌聲振⑵林樾⑶。意欲⑷捕⑸鳴⑹蟬,忽然閉口立。[1]2註釋譯文編輯作品註釋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盪。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鳴:叫。[2]作品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  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3]3作品鑑賞編輯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裡,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於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4]4作者簡介編輯袁枚(1716-1797年),清代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羋月傳》羋月一生共有幾個男人?為什麼沒有選擇自己的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