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磊珞

    我們肉眼所看到的,都是事物的表象,其實,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瞬間”不過是因變化條件成熟而出現的突變現象,而不是事物轉化的本質。如你所說:“世界千變萬化”,自然,判定“好人”和“壞人”的標準,也在變化之中。那麼,標準一旦改變,“好人”與“壞人”豈不在瞬間調換位置嗎? 生活中,人們往往依據某人在某件事件中的表現,就立即判斷他/她是“壞人”或者“好人”了,難道不是嗎? 看來,“好人”也好,“壞人”也罷,主要在於人們的主觀判定。如此,一個“好人”或者“壞人”,怎能不在瞬間就變成“壞人”或者“好人”呢?還有,譬如:敵對的雙方,互以對方是“壞人”,而自認是“好人”,如此,同一個人,連“瞬間”都不需要,便同時兼為“好人”與“壞人”了。可知,判定的標準,或者,判定者本身,該有多麼重要。殊不知,即使只有一個標準,人也可能瞬間改變自己的身份。因為,人都是天使和魔鬼的集合體。由於人的基因,學識,膽識,涵養,個性立場等各不相同,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至於忍耐性,也不盡相同。在同一標準之下,人在不犯事的時候,看起來都是好人,即都是“天使”。但是,有的人,只要觸及到他的底線,哪怕芝麻大的小事,瞬間便會變成“魔鬼”。我就曾經親歷過這樣的事情: 衛生間實行有償使用的初始階段,有人因為對兩毛錢收費不滿,便與看公廁的人發生爭執後殺了他。還有的,因為下屬因故不服從他的排程,就毫不猶豫地把他給捅死了……這都是所謂“好人”瞬間變成“壞人”的血證,著實令人痛心和惋惜。事實上,所謂“壞人”在沒被公認是“壞人”之前,就已經存在著“壞人”的潛在因素了,只是還沒有顯露而已。沒有顯露,你就不能輕下斷語,對吧?至於“壞人”瞬間變“好人”,道理也基本如此。我們且以法律作為判定的標準。人違犯某條法律,進了監獄,就會被認為是“壞人” 。(有些犯法沒被抓著的,就是好人了?)然而,他/她或者只是一時糊塗而誤入歧途,然而,一旦遇到突發事件,他/她便挺身而上,使之轉危為安,也就隨之被認為是“好人”了。殊不知,他/她,不過是在某件事上犯了糊塗,本色並未泯滅。因此,我以為,還是不要把“好人”“壞人”簡單化吧,不要鑽這個牛角尖。我們把精力放在認識事物轉化的內因和外因條件上,並積極建立提高人類素質的正性的外部環境,讓絕大多數人都能互敬互愛,享受美好生活吧。

  • 2 # 走在路上亦是風景

    其一,這句話,應該說是不錯的。

    一個好人變成壞人是瞬間的事,一個壞人變成好人也可能是瞬間的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好人”、“壞人”的角色轉換,還是由其人的本質特性決定的。

    其二,以上的“好人”一一“”壞人”一一“好人”角色的轉換, 前提是該人的本質不壞,所謂的“好”、“壞”之分緣於一時的思想衝動。 例如:一個平常人(所謂的好人),走在路上,發現前邊行人的口袋裡有一疊鈔票露在外面,他猛生一個念頭,緊走幾步悄悄把鈔票從行人的口袋裡抽出來,裝進自己的口袋,於是乎他成了扒手(所謂的壞人)。忽然前方橋上傳來呼救聲:有人落水了。此時的“壞人”不加思索的衝過去,來不及脫衣服,跳入冰冷的水中,艱難的把落水人救了上來,他成了見義勇為的英雄人物(所謂的好人)。

    其三,如果個人品質惡劣,道德滄喪,不可救藥,由“壞人”實現“好人”角色的轉變就比登天還難。例如:一個三番五次做惡收監的人,一個破罐子破摔,屢教不改,仍然危害社會,被押赴刑場的人,再也沒有侮過自新,做“好人”的想法和慾望了。

    個人觀點,如有偏頗,權當杜撰。

  • 3 # 明越清泉

    無論變好,變壞,都不是表面看起來的一瞬間。都有一定的心路過程,這和東西放久了變酸餿一樣,會在內心彭脹,發酵,瞬間是爆發。其實內裡已醞釀很久了。所以,人都要常反省自己,對於一些不良想法要自我抵制,社會就是大染缸,人是形形色色多樣的,自己要多看,多思,不被事情表象迷惑,不受物慾誘惑。保持正確觀念,就不會變壞,更不會與壞人同流合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濱遜漂流記好詞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