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明瀟
-
2 # 康德樂百濟健康
胃潰瘍屬於常見的消化性潰瘍之一,得了胃潰瘍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因為胃潰瘍患者常有上腹痛、反酸、噁心嘔吐等症狀,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因此,得了胃潰瘍應當儘早治療,當然,在日常飲食中也有很多注意事項需要做好,這對病情的好轉也是很有幫助的。
很多胃病患者,之所以得胃病大部分原因都在於飲食不規律,吃一頓少一頓,這樣無形中給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同時這也是一些患者得胃潰瘍的原因。因此,出於病情的考慮,胃潰瘍患者更應當多注重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下面三點尤為重要!
胃潰瘍患者飲食有講究,做好三點有利病情1、要注重少食多餐
有些患者由於工作的原因,有時候一忙常常等到很餓的時候才吃飯,正因如此常常不知節制,一下子食用過量。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對於胃潰瘍患者來說,暴飲暴食很可能導致病情的惡化,是萬萬不可取的。因此,患者一定切忌暴飲暴食,儘量注重少食多餐才行。
2、不宜食用過燙、過涼的食物
胃潰瘍患者食用前應當多注重食物溫度,這是因為如果長期食用溫度過燙或者過涼的食物,同樣會給腸胃增加負擔,不利於病情的好轉。特別應當注意的是,冷藏、冷凍的飲料、食品等應當少吃,此外,應當杜絕喝酒,避免酒精刺激腸胃,加劇病情惡化。
3、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型別的食物為主
胃潰瘍患者在飲食方面應當儘量減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食用難以消化的食物也會給腸胃造成負擔,應當少吃。總的來說,應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可以適量吃些蜂蜜、小米粥、酸奶等。合理飲食對病情是有很大幫助的。
相信大家如果在飲食方面多下功夫,對病情的好轉便能取到積極性的作用。當然,飲食調理只是輔助,最重要的是,患者要根據自身病情,及時聽從醫生指導治療,爭取早治療,早康復。
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胃潰瘍的發病原因除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外,還有一部分是自身的原因,平時飲食不規律,不衛生,“病從口入”,疲勞壓力大,還有一種因素是情緒問題,我們都知道胃酸和胃蛋白酶是幫助消化食物的,人體的胃酸受人體神經中樞、自主神經和胃腸神經激素共同控制,每當我們悲傷、低落、緊張、抑鬱等負面情緒纏身時,會影響三種神經中的“迷走神經”,結果就導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異常,而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消化作用是形成潰瘍的基本因素。
下面是胃潰瘍患者的飲食誤區:
牛奶療法
胃潰瘍病人常飲牛奶並不利於胃潰瘍癒合。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均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報告說,飲牛奶後胃出分泌增加 30%,反而不利潰瘍癒合。
少食多餐
正確做法是定時定量。只要食物進入胃內,就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少食多餐反而會讓潰瘍面不斷受到胃酸侵蝕,不利於潰瘍的癒合。
只吃細軟的食物
細軟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時間少,未能與唾液充分混合,而唾液是消化食物第一步,缺少了唾液的消化和中和胃酸,會讓胃酸過多分泌來消化食物。
所以只要胃潰瘍病人病情穩定,可以低纖維飲食,如米飯、軟麵條、麵包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只能被大腸細菌分解利用,所以提高粗纖維的比例,可使胃擴張時間縮短,降低胃酸的分泌。
不吃脂肪類食物
事實上,高脂肪食物反而有利於潰瘍面的修復,在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中,脂肪最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脂肪食物進入小腸後,可刺激腸壁產生抑胃激素,減緩胃的排空時間,有利於潰瘍面癒合;此外脂肪可抑制消化酶的釋放,延緩食物的消化,減輕消化酶對潰瘍面的刺激。
優質脂肪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辛辣食物
辛辣是胃的天敵,辛辣會刺激胃黏膜潰瘍面,產生持續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