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外山FJH
-
2 # 30秒到地球
芬蘭共和國,簡稱芬蘭。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去芬蘭玩可以不去玩,但是一定不能不去聽聽芬蘭的搖滾樂隊!
我挺想說說我的理解。其實不僅僅是芬蘭,包括挪威、瑞典、丹麥在內的北歐重金屬樂隊都非常多,而且知名樂隊也很多,風格都很鮮明。既然你也聽重金屬,那你一定也知道哥德堡之聲這個概念,應該算是對斯堪的納維亞金屬樂的一個風格定義吧,我是這樣理解的,在這樣一個地理區域內,有這樣的一種音樂勢力範圍,形成這樣的風格。
還是先談主題吧,為什麼人家那裡樂隊多,音樂做得好聽,大牌也多呢。第一,我覺得源於物質基礎。通俗的說,眾所周知的北歐國家的福利待遇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不要覺得這與音樂沒關係。你知道嗎,以前我也一直夢想揹著一把吉他上北京漂幾年,哪怕先在地鐵口、後海這些地方混一混,然後逐步成就自己的重金屬夢,可是後來發現生活根本不允許這樣,想扛起吉他搞金屬,首先要扛起鐵鍬幹活掙錢吃飯!我用了一年多時間攢錢才買了一把ESP LTD KH-202,然後還要繼續攢錢買其他東西,畢竟旭日陽剛的幸運是唯一的,大多數的人還是選擇向生活妥協。我相信,在北歐,至少那裡的人不愁吃穿,而且也不是一定要靠音樂謀生,所以人家有時間,有資本,玩得起,無論是綜合國力,經濟實力還是人均生活水平,北歐國家都遙遙領先,人家的年輕人可以真正的把金屬樂作為愛好甚至事業而傾其所有。
第二,我認同你的想法,和歷史原因、文化背景息息相關。北歐神話的歷史很悠久,很多樂隊的創作靈感也來源於此。再加上歐洲的宗教內容,文化與宗教摻和在一起,肯定能夠創作出不少極端作品。所以我們聽到的美式金屬似乎都很直接,要麼是thrash metal的快速和衝擊感,要麼是death metal的厚重和狠毒。可是北歐金屬呢,似乎不能馬上說出是什麼感覺,就拿芬蘭的金屬來說,sentenced很憂鬱,children of bodom很咆哮,nightwish很高貴,stratovarius很激昂,HIM很陰暗....來此同一國度,卻風格迥異,一方面他們都把自己國家的文化融入自己音樂,另一方面,卻有著不一樣的理解,北歐神話很神秘,充滿了奇形怪狀的生物,迷幻色彩也很濃重,這也給音樂創作者很大的空間。另外,北歐的神話有世界毀滅的內容,因此,這可能也是北歐重金屬音樂中帶有凝重、悲傷氣氛的原因吧,這也只是我的理解。
和你一樣,早在剛接觸北歐重金屬的時候,特別是芬蘭的,比如children of bodom 吧,我也覺得非常爽!逐漸的開始有點厭倦,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審美疲勞了,可是後來,我不這樣認為了,因為我發現我根本沒有理解人家的音樂,就像第一次聽cradle of filth 一樣,就一種感覺:不理解。音樂為什麼還可以這樣搞!唱歌為什麼要這樣聲嘶力竭?後來接觸的black metal多了,同時對哥特也有一些認識了,才開始重新品cradle of filth,當然我現在更喜歡behemoth。
以上都是我的個人觀點,不知道有多少是你認同的,總之對於重金屬音樂的欣賞,本來就是很有爭議的,有人把他推向深淵,認為是糟粕,也有人把他捧在天堂,作為精神食糧。無論哪一種,都不可以簡單的用“對”與“錯”來評判。你認為好聽就聽下去,作為一種情感依託,我只是一直堅信一點:metal forever!
回覆列表
芬蘭全國大部分地區屬於海洋性氣候。因為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芬蘭的氣候與其它相同緯度的地區相比較(如西伯利亞、格陵蘭)要溫和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