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慧高效團隊
-
2 # 管理魔法堂
企業績效考核不落地的最大障礙就是公平問題,員工認不認同考核,看得就是公平性,我付出了能不能得到一個好的評價結果,我做得好,能不能得到與之相匹配的激勵回報。
要想解決公平性需要規避幾個問題:
一、要避免考核難度、考核標準的不公平
考核要避免出現人崗錯位,我們都按崗定考核標準,而對人做考核,看起來好象沒問題,但實際上這很不合理,如果是同崗同酬是沒有問題的,但實際上現在的企業大多是採取的寬頻薪酬,所以同崗的人員所定薪資並不同,有高有低,而這種高低是由其所具有的經驗、技能及綜合個人工作態度等來決定的。如果換句話就是:因為我是這種技能和經驗,所以才拿這樣水平的工資,我的工資比同崗的人低,是因為我的經驗、技能要差上一點。
但實際過程中,我們的同崗位人員用的都是同一個考核標準,哪怕是這個崗位只有一名員工,這名員工離職後,新人來了也會用同一張考核表標準。這樣就有問題了:如果員工評定的工資是合理的,如果用同一個考核標準,那麼工資低的人員考核結果也會較他人要低一些才是正常的。但如果我考核結果也和其它同崗位一樣,哪工資也就應該同等,而不能有差異。即考核和工資水平是相互打臉的。
二、要合理、準確的評定員工的績效功過
我們在考核時,總是喜歡將考核指標大鍋燴,好一點的可能會分一下日常工作指標和重要工作指標,但在實踐中都沒有進行指標的價值屬性區分。所以造成了一些常規的、標準流程化的、質量資料穩定的考核指標會和一些完全創新、高難度的工作任務,在權重上是一樣的,甚至創新的權重還不如常規的,完全的否定了這些指標的價值。從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來說,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員工總是關注常規工作,而對創新工作有一搭算一搭了,因為我們從績效的根上就在混淆員工的功過。
我們做績效考核時,有時把考核指標簡單化了,沒有考慮到考核指標的內在價值差異,不同崗位的員工,各有一項指標都是20分,但這20分可能是天上地下的區別,一個內勤,按時準確的填報統計報表,是20分,這項工作是標準化、流程化的,員工只要按步就班、認真一點就能達到,這種指標的內在價值是很低的。而對於策劃人員,其完成某專案的調研分析也是20分,但調研需要設計、組織、分析等很多的策劃與組織工作,其指標的內在價值就要比報表統計高上不知多少。因為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存在,策劃員被扣了一些分,難道其績效就比內勤低嗎?
越是有價值的改進,在實施過程中,可能越具有不可控性、彈性越大,我們目標標準的可控性會越低,直接進行考核結果的比較,往往會讓哪些創造價值高的員工接受處罰,是不是有點不合理?
這也是為什麼在企業越是做常規工作、做標準化流程性工作,考核結果越高,而越是承擔重要工作、承擔經營與管理突破工作的員工考核越低,幹得越多、罰得越多。
本來應該是要激勵的員工,變成了反面典型,只幹一點小活的員工反而成了勞動模範。
三、要注意防止激勵機制與實際績效價值貢獻不匹配
由於不能核定員工的實際價值貢獻,所以在激勵上,也就不能針對性的核定激勵政策,該獎的不獎、該罰的不罰。即使獎、罰的方向對了,也與實際的價值貢獻不匹配,巨大的貢獻帶來120分,又能給幾元的獎勵?與員工的付出不成比例。
回覆列表
績效考核之所以稱為擺設那就是因為績效文化沒有形成,首先如果設定了合理的績效考核,就要強調績效文化,企業文化才能影像員工,每月突出表揚績效高的人,每週一次績效文化培訓,為避免私心,最好不是老闆培訓,由專門的人事負責,一個好的績效考核是雙贏的,員工福利多,企業增值大,如果不是雙贏,那就是績效設定問題,績效考核沒問題就要形成績效文化,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