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大約還是出自《三國演義》對曹丞相的抹黑吧,真實的事件中,他確實曾經說過類似的話,但說話的姿態,表達出的意思與題目中的話都大相徑庭。 在殺了父親的知交之後,曹操略顯無奈的說:“寧我負人,莫人負我”,這一句話所表現出來的是他對世事無常的無奈,而不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種恬不知恥的可鄙宣言。 讓我們回到正題,這兩句話確實表現出了一種個人主義的思想,給人一種自私自利的觀感,可以說如果一個大兄弟敢於對周圍的兄弟們發出這樣的宣言,那麼他大概律會遭到別人的口誅筆伐。 但是這句話或者說這句話背後被無數人公開鄙夷的東西本身在當前社會的構建與發展以及我們個人的生存與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甚至會起到令人意外的正面作用。 首先說社會的構建與發展,我們就得說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而提到經濟基礎的發展,在當前階段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框架就是所謂看不見的手即市場經濟,而市場經濟體制得以建立併發揮作用的根基正是我們每一個處身其中的個體的逐利心理或自私的本能,正是我們每個人尋求個人最優解所形成的合力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當然我們說人的逐利心是盲目的,是沒有底線的,所以單靠市場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要制定各種規則,進行各種調控,但是這些規則和調控本身得以運作的根基依然是我們每一個人對於自身利益的權衡,這些規則加大了我們瘋狂逐利的成本,於是我們可以重新選擇相對不那麼極端的做法。 綜上,整個社會的構建和執行發展的基礎正是人們的所謂自利心。 接下來我們說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首先,我們要樹立一種認識,您可以不必滿世界宣揚,但在您的內心深處請一定要明白,一個人在經過仔細權衡之後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任何事情至少於他自己而言是無可厚非的,這一點對於白臉的曹丞相,乃至罪大惡極的元首都是成立的,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對我們自己負責並一定要承擔相應後果的只有我們自己。 看到這裡,您先別急著說我三觀不正,因為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正如我之前所說,仔細衡量自己的利害關係這一點至關重要,也是我所說無可厚非的前提,但是這種衡量是一個非常複雜和艱難的過程。 首先您得有一套適合於自己的衡量標準,比如在您的心裡到底什麼比較重要,是別人看你的眼光比較重要呢,還是切實的利益更重要,比如對於曹丞相來說,他可能就認為切實得利益才是真的,至於那些虛名相對來說就不甚要緊,畢竟他曾經說過“切不可圖虛名而處實禍矣”,但是您仔細一看他說這話的語境,正是在各種人勸他稱王的時候,由此又可以得知,曹丞相自己雖然不注重虛名,但他對普通人對於虛名的重視程度卻還是很瞭解的,而這顯然也成為了他衡量利弊的一個重要根據。這也就引出了我們關於利弊衡量標準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您當然可以根據自己得現實狀況確立自己的標準,但只要您做不到像元首或者一些獨裁者一樣可以“以一人奪萬人之心”(這既包括實際的權力方面,又包括對自己內心的突破),那麼您就不得不將您的標準向當時當地的普遍標準靠攏,當然這種靠攏是有限度的,因人而異的。 有了衡量的標準,您還得真能全面瞭解一件事情對自己的利弊,這一點實際上可能是難以完全做到的,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自以為做出了對自己有利的選擇,但事情得發展超出了他的預料,最終落得個損人不利己得下場,可以說我們現實生活中所感受到自私自利的行為往往就是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當然給別人留下自私的觀感本身就是一種損害和弊端。而那些真正高明的玩法往往不會赤裸裸的披著自私的外衣,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世間的事情並不總是零和博弈,反而大多數事情是可以互惠互利的,比如廣泛的市場交換行為就是典型的互惠的行為。 綜上所述,對於個人生存和發展來說,我們不必把自私自利當做洪水猛獸,而是要正視他的正面作用,瞭解他的工作機制,然後讓他為我們所用。
這一句大約還是出自《三國演義》對曹丞相的抹黑吧,真實的事件中,他確實曾經說過類似的話,但說話的姿態,表達出的意思與題目中的話都大相徑庭。 在殺了父親的知交之後,曹操略顯無奈的說:“寧我負人,莫人負我”,這一句話所表現出來的是他對世事無常的無奈,而不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種恬不知恥的可鄙宣言。 讓我們回到正題,這兩句話確實表現出了一種個人主義的思想,給人一種自私自利的觀感,可以說如果一個大兄弟敢於對周圍的兄弟們發出這樣的宣言,那麼他大概律會遭到別人的口誅筆伐。 但是這句話或者說這句話背後被無數人公開鄙夷的東西本身在當前社會的構建與發展以及我們個人的生存與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甚至會起到令人意外的正面作用。 首先說社會的構建與發展,我們就得說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而提到經濟基礎的發展,在當前階段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框架就是所謂看不見的手即市場經濟,而市場經濟體制得以建立併發揮作用的根基正是我們每一個處身其中的個體的逐利心理或自私的本能,正是我們每個人尋求個人最優解所形成的合力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當然我們說人的逐利心是盲目的,是沒有底線的,所以單靠市場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要制定各種規則,進行各種調控,但是這些規則和調控本身得以運作的根基依然是我們每一個人對於自身利益的權衡,這些規則加大了我們瘋狂逐利的成本,於是我們可以重新選擇相對不那麼極端的做法。 綜上,整個社會的構建和執行發展的基礎正是人們的所謂自利心。 接下來我們說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首先,我們要樹立一種認識,您可以不必滿世界宣揚,但在您的內心深處請一定要明白,一個人在經過仔細權衡之後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任何事情至少於他自己而言是無可厚非的,這一點對於白臉的曹丞相,乃至罪大惡極的元首都是成立的,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對我們自己負責並一定要承擔相應後果的只有我們自己。 看到這裡,您先別急著說我三觀不正,因為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正如我之前所說,仔細衡量自己的利害關係這一點至關重要,也是我所說無可厚非的前提,但是這種衡量是一個非常複雜和艱難的過程。 首先您得有一套適合於自己的衡量標準,比如在您的心裡到底什麼比較重要,是別人看你的眼光比較重要呢,還是切實的利益更重要,比如對於曹丞相來說,他可能就認為切實得利益才是真的,至於那些虛名相對來說就不甚要緊,畢竟他曾經說過“切不可圖虛名而處實禍矣”,但是您仔細一看他說這話的語境,正是在各種人勸他稱王的時候,由此又可以得知,曹丞相自己雖然不注重虛名,但他對普通人對於虛名的重視程度卻還是很瞭解的,而這顯然也成為了他衡量利弊的一個重要根據。這也就引出了我們關於利弊衡量標準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您當然可以根據自己得現實狀況確立自己的標準,但只要您做不到像元首或者一些獨裁者一樣可以“以一人奪萬人之心”(這既包括實際的權力方面,又包括對自己內心的突破),那麼您就不得不將您的標準向當時當地的普遍標準靠攏,當然這種靠攏是有限度的,因人而異的。 有了衡量的標準,您還得真能全面瞭解一件事情對自己的利弊,這一點實際上可能是難以完全做到的,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自以為做出了對自己有利的選擇,但事情得發展超出了他的預料,最終落得個損人不利己得下場,可以說我們現實生活中所感受到自私自利的行為往往就是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當然給別人留下自私的觀感本身就是一種損害和弊端。而那些真正高明的玩法往往不會赤裸裸的披著自私的外衣,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世間的事情並不總是零和博弈,反而大多數事情是可以互惠互利的,比如廣泛的市場交換行為就是典型的互惠的行為。 綜上所述,對於個人生存和發展來說,我們不必把自私自利當做洪水猛獸,而是要正視他的正面作用,瞭解他的工作機制,然後讓他為我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