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是很不恰當的,華野2師在趙莊阻擊戰中並沒有“慘敗”,只是因為阻擊作戰的特殊性造成傷亡慘重而已。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作戰是最艱苦的,主要原因是黃百韜兵團的瘋狂抵抗和邱清泉、李彌兩兵團的全力西援,有資料可以讓大家一目瞭然:華野在第一階段對敵傷亡比例是1:2.8,而到了殲滅杜聿明集團的戰役第三階段,這一數字擴大到1:9.8。
《亮劍》中把李雲龍的華野2師置於“徐東阻擊戰”的大環境下,為保障華野主力全殲黃百韜第七兵團,華野第7、第10、第11三個縱隊在徐州以東地區(以趙莊為代表)組織防禦,堅決阻敵增援(那就是2師隸上述三個縱隊之一所屬)。根據10縱的戰後總結,邱清泉兵團主力第五軍的進攻很有一套:“善於集中炮火和兵力,在寬大正面上有重點的進行攻擊,尤其注意選擇我軍側背和部隊結合部”。
其中表現最好的就是曾經的遠征軍主力第200師,居然敢於迂迴攻擊我軍陣地,《亮劍》楚雲飛的第89師被表述成隸屬於第二兵團第五軍的王牌師,其實就是200師的代言。國軍以12萬發大口徑炮彈的總消耗,每日推進3到6公里,而華野打援部隊的指戰員死戰不退,許多時候在彈藥耗盡的情況下用刺刀和石頭與敵肉搏,戰況至為慘烈。
所以李雲龍的部隊再精銳,在這樣純消耗無繳獲的阻擊作戰中,也必然傷亡慘重,據稱晉西北帶出來的老兵損失已達五分之四,所言非虛。根據華野1948年12月31日的報告,戰役第一階段參戰各縱傷亡普遍在5000人以上,個別縱隊尤甚,注意傷亡的都是一線戰鬥兵員,是不能用每個縱隊20000的總人數簡單衡量的。
李雲龍的華野2師是由八路軍386旅獨立團發展而來的,原本屬於中原野戰軍作戰序列,在趙莊陣地已經血戰一天一夜,華野首長也擔心老底子打光“不好跟中野首長交代”,於是決定用四個炮兵團的火力換下李雲龍的部隊。華野2師交替掩護撤出陣地後,衝上來的89師在猛烈的炮火急襲下也是死傷累累,楚雲飛的損失也是不輕。
黃百韜兵團在碾莊就殲後,邱李兩兵團掉頭縮回徐州方向,華野隨即轉入第二階段的追擊作戰,然而李雲龍的部隊已經減員嚴重,一個主力團僅剩800餘人,根本無法遂行戰鬥任務,急需補充兵力。戰場上一時之間哪來的新兵?把俘虜兵當作“解放戰士”補進部隊是最好的辦法,然而2師的阻擊戰就“不是個抓俘虜的仗”,手頭沒貨,該怎麼辦?
於是李雲龍瞄上了二縱政治部主任趙剛正在進行思想改造的2000名俘虜兵,這個番號是合理的,因為華野二縱是殲擊黃百韜的主力,肯定俘虜了不少第七兵團計程車兵,但是跨縱隊要俘虜也肯定是違反常規的,如果不是因為趙剛的關係,這事李雲龍沒戲。
總之李雲龍軟磨硬泡聲情並茂,趙剛終於冒著犯錯誤的風險同意了,當然,李師長也打了“借條”,否則2000多俘虜不翼而飛,趙剛非得被軍法處置了不可。果然,二縱司令員事後找到華野首長告狀,結果被毫不客氣的崩了回來:“把你的隊伍拉到趙莊試試”?
其實華野首長後面的分析很準確,到了淮海戰役後續階段,大批的俘虜反而成為了負擔,整個戰役期間共俘敵320000餘人(第一階段僅96000餘人),種種因素限制又不可能全部改造為解放戰士,所需要的糧食和衣物數量極大,到那個時候任何一個縱隊都會嫌棄俘虜太多了。
而李雲龍事急從權保證華野2師戰鬥力的做法,雖有暇疵,卻極富先見之明,等到消滅了杜聿明的30多萬大軍後,還上2000個俘虜不要太簡單,恐怕那會二縱還嫌累贅不想要了呢。
順便標註下“五噸炮彈”的出處,1948年12月4日華野急電華東軍區:“速運八二迫擊炮彈30萬發、山炮彈5萬發、炸藥30萬斤和七九步槍彈兩個基數,至徐州大湖車站附近”,五萬發和五噸炮彈那可是天壤之別,之前在關於《亮劍》的小文中具體計算過,五噸也就幾百發。
問題描述是很不恰當的,華野2師在趙莊阻擊戰中並沒有“慘敗”,只是因為阻擊作戰的特殊性造成傷亡慘重而已。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作戰是最艱苦的,主要原因是黃百韜兵團的瘋狂抵抗和邱清泉、李彌兩兵團的全力西援,有資料可以讓大家一目瞭然:華野在第一階段對敵傷亡比例是1:2.8,而到了殲滅杜聿明集團的戰役第三階段,這一數字擴大到1:9.8。
《亮劍》中把李雲龍的華野2師置於“徐東阻擊戰”的大環境下,為保障華野主力全殲黃百韜第七兵團,華野第7、第10、第11三個縱隊在徐州以東地區(以趙莊為代表)組織防禦,堅決阻敵增援(那就是2師隸上述三個縱隊之一所屬)。根據10縱的戰後總結,邱清泉兵團主力第五軍的進攻很有一套:“善於集中炮火和兵力,在寬大正面上有重點的進行攻擊,尤其注意選擇我軍側背和部隊結合部”。
其中表現最好的就是曾經的遠征軍主力第200師,居然敢於迂迴攻擊我軍陣地,《亮劍》楚雲飛的第89師被表述成隸屬於第二兵團第五軍的王牌師,其實就是200師的代言。國軍以12萬發大口徑炮彈的總消耗,每日推進3到6公里,而華野打援部隊的指戰員死戰不退,許多時候在彈藥耗盡的情況下用刺刀和石頭與敵肉搏,戰況至為慘烈。
所以李雲龍的部隊再精銳,在這樣純消耗無繳獲的阻擊作戰中,也必然傷亡慘重,據稱晉西北帶出來的老兵損失已達五分之四,所言非虛。根據華野1948年12月31日的報告,戰役第一階段參戰各縱傷亡普遍在5000人以上,個別縱隊尤甚,注意傷亡的都是一線戰鬥兵員,是不能用每個縱隊20000的總人數簡單衡量的。
李雲龍的華野2師是由八路軍386旅獨立團發展而來的,原本屬於中原野戰軍作戰序列,在趙莊陣地已經血戰一天一夜,華野首長也擔心老底子打光“不好跟中野首長交代”,於是決定用四個炮兵團的火力換下李雲龍的部隊。華野2師交替掩護撤出陣地後,衝上來的89師在猛烈的炮火急襲下也是死傷累累,楚雲飛的損失也是不輕。
黃百韜兵團在碾莊就殲後,邱李兩兵團掉頭縮回徐州方向,華野隨即轉入第二階段的追擊作戰,然而李雲龍的部隊已經減員嚴重,一個主力團僅剩800餘人,根本無法遂行戰鬥任務,急需補充兵力。戰場上一時之間哪來的新兵?把俘虜兵當作“解放戰士”補進部隊是最好的辦法,然而2師的阻擊戰就“不是個抓俘虜的仗”,手頭沒貨,該怎麼辦?
於是李雲龍瞄上了二縱政治部主任趙剛正在進行思想改造的2000名俘虜兵,這個番號是合理的,因為華野二縱是殲擊黃百韜的主力,肯定俘虜了不少第七兵團計程車兵,但是跨縱隊要俘虜也肯定是違反常規的,如果不是因為趙剛的關係,這事李雲龍沒戲。
總之李雲龍軟磨硬泡聲情並茂,趙剛終於冒著犯錯誤的風險同意了,當然,李師長也打了“借條”,否則2000多俘虜不翼而飛,趙剛非得被軍法處置了不可。果然,二縱司令員事後找到華野首長告狀,結果被毫不客氣的崩了回來:“把你的隊伍拉到趙莊試試”?
其實華野首長後面的分析很準確,到了淮海戰役後續階段,大批的俘虜反而成為了負擔,整個戰役期間共俘敵320000餘人(第一階段僅96000餘人),種種因素限制又不可能全部改造為解放戰士,所需要的糧食和衣物數量極大,到那個時候任何一個縱隊都會嫌棄俘虜太多了。
而李雲龍事急從權保證華野2師戰鬥力的做法,雖有暇疵,卻極富先見之明,等到消滅了杜聿明的30多萬大軍後,還上2000個俘虜不要太簡單,恐怕那會二縱還嫌累贅不想要了呢。
順便標註下“五噸炮彈”的出處,1948年12月4日華野急電華東軍區:“速運八二迫擊炮彈30萬發、山炮彈5萬發、炸藥30萬斤和七九步槍彈兩個基數,至徐州大湖車站附近”,五萬發和五噸炮彈那可是天壤之別,之前在關於《亮劍》的小文中具體計算過,五噸也就幾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