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溫(ultra-low:temperature)通常指低於-80攝氏度的低溫。 超低溫儲存一般是-196攝氏度(液氮)的超低溫下使儲存的活細胞的物質代謝和生長活動幾乎完全停止。這種方法不僅能夠保持生物材料的遺傳穩定性,而且也不會喪失其形態發生的潛能,有利於儲存和搶救物種,儘可能避免組織、細胞繼代培養及自然界中積累性突變等的發生,正成為長期穩定地儲存植物種質資源及珍貴實驗材料的一個重要方法。近半個世紀以來,超低溫儲存技術發展很快,尤其在醫學和畜牧業中,利用超低溫冷凍技術成功儲存了動物和人的各種細胞和器官。相對於動物細胞而言,植物細胞體積大、液泡化程度高,對冷凍極敏感,因此植物細胞超低溫儲存技術難度大。 關於植物材料超低溫儲存的首次報道是將胡蘿蔔懸浮培養細胞儲存在液氮中,解凍後觀察其細胞生長(Nag和Treet,1973)。迄今為止,用超低溫儲存成功的植物已超過100種。所研究過的植物材料有種子、芽及莖尖分生組織、原生質體。超低溫儲存植物技術,包括材料選擇、預處理、冷凍及儲存、融化、後處理、活力評價、再生等,有的已較為成熟,並在許多植物種質中得到應用。超低溫儲存早期大多采用凍結化儲存技術,主要有快速冷凍和慢速冷凍兩種方法,現在新發展的有玻璃化法、乾燥冷凍法、包埋脫水法等新方法。
超低溫(ultra-low:temperature)通常指低於-80攝氏度的低溫。 超低溫儲存一般是-196攝氏度(液氮)的超低溫下使儲存的活細胞的物質代謝和生長活動幾乎完全停止。這種方法不僅能夠保持生物材料的遺傳穩定性,而且也不會喪失其形態發生的潛能,有利於儲存和搶救物種,儘可能避免組織、細胞繼代培養及自然界中積累性突變等的發生,正成為長期穩定地儲存植物種質資源及珍貴實驗材料的一個重要方法。近半個世紀以來,超低溫儲存技術發展很快,尤其在醫學和畜牧業中,利用超低溫冷凍技術成功儲存了動物和人的各種細胞和器官。相對於動物細胞而言,植物細胞體積大、液泡化程度高,對冷凍極敏感,因此植物細胞超低溫儲存技術難度大。 關於植物材料超低溫儲存的首次報道是將胡蘿蔔懸浮培養細胞儲存在液氮中,解凍後觀察其細胞生長(Nag和Treet,1973)。迄今為止,用超低溫儲存成功的植物已超過100種。所研究過的植物材料有種子、芽及莖尖分生組織、原生質體。超低溫儲存植物技術,包括材料選擇、預處理、冷凍及儲存、融化、後處理、活力評價、再生等,有的已較為成熟,並在許多植物種質中得到應用。超低溫儲存早期大多采用凍結化儲存技術,主要有快速冷凍和慢速冷凍兩種方法,現在新發展的有玻璃化法、乾燥冷凍法、包埋脫水法等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