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民思考
-
2 # 鑫旭線上
網路上的文字活潑、自由、親切、幽默,特別貼近生活,一種全新的語言模式正初露崢嶸。但是,網路語言在向傳統的書面語言挑戰的同時,也暴露出了自身的諸多問題。
很多人故意使用錯別字。例如,把“我”寫成“偶”,把“你”寫成“泥”,把“這樣子”寫成“醬紫”,這在打字時既不經濟,也無意義,但居然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另外還有許多網民在網上使用夾雜英文、漢字、漢語拼音和數字的文字來表達他們的觀點和看法,如“94”(就是)、“7456”(氣死我了)、“bt”(變態)、“3ks”(謝謝)、PMP(拍馬屁)等。這勢必會對現代漢語造成消極影響。與這種洋涇浜式的詞彙並生的,還有語法的混亂。這些新的詞彙和語法會給讀者造成一定的認讀困難,更為嚴重的是,會給漢語規範帶來極大的破壞。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是該國家、該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載體。泱泱中華,方言無數,不同地方的人們僅憑口語並不能夠正常交流,卻幾千年來始終統一於同一種文化之下,正是由於有漢字作為維繫的紐帶。曾有人想用拼音取代漢字,結果失敗了。這更加說明表意的漢字被廣大的華人認可、堅守,所以不能過度地、無序地用諧音來幽默,那將取消漢字的表意性。把漢字和西洋字母、阿拉伯數字混合、雜糅著使用,則會造成更大的混亂。在網路化時代,我們必須注意保持漢語的純潔。因為語言的純潔意味著文化的純潔。
我曾經在網上寫過一篇與本文同題的文章,有一位網友與我辯論說:“什麼是正統的漢語,要回到文言文嗎?現代白話文發展了沒多少年,是不是也不能算正統呀?美國英語相對於英國英語豈不是更不正統?”我的回答是:正統和純正是不同的概念。法華人的文化驕傲是世界有名的。在法國,你跟他說英語,他明明能夠聽懂,也會搖頭。他們害怕英語會凌駕於法語之上,也不願意讓英語影響法語的純潔。這是對自己母語最深沉的愛,不是維護正統。白話取代文言,是讓文字與口語統一,是進步的。而網路錯別字,基本上沒有口語的基礎,只能造成文字混亂。
網路承擔著文化責任。網路是最新的媒體,也是最有前途的媒體,它將在不久的將來君臨天下。我們在網路上發表的文字,將為後來人的網路習慣奠定基礎。當我們在網路上輕鬆地使用語言的時候,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正在不知不覺中對世界發揮影響?所以,我們上網,不僅僅是在發表自己的意見,更承擔著不可推卸的文化責任。讓我們懷著敬畏之心,珍惜愛護祖先辛苦傳下的語言文字吧!
-
3 # 明亮愛生活
網際網路高速發現的今天,從開始的臺式電腦到現在的平板,資訊傳遞的速度也是飛快,我只是儘可能的瞭解並使用它帶來的便利。
-
4 # 嘮悟聊齋
謝謝邀請。嗯,是的。我有同感,生活原本可以有許多樣子的!但我又感觸,不經歷滄桑履變,不乏的人是覺察不出這個事相的。所以才有了千篇一律的”生活”表面之下的激盪。還有糾結。大激盪,大覺悟。小激動,小感悟。橫豎人必須開啟自己的覺悟系統。不然就用一整個的一個人生作反映別人的行走的屍體或走動著的一坨肉。你又問,網際網路的另一邊,你(應該係指我的吧?)都經歷過什麼?我經歷了人情冷暖。我經歷了世態炎涼。現在,我發現了自我。沒有”我”的存在,混沌世界與我何干呢又?可現在我”在”著了。我就有必要成全我自己。否則,什麼是”我”呢?!
回覆列表
傳統生活理念滿足我的慢生活狀態。
60後將進入老年,幾十年形成的人生理念和價值觀難以改變,生活方式較傳統。日常生活都是親身親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並不感到累反而生活顯充實。比如:自己買菜做飯不僅消費低,又對口味降低食品安全衛生的風險。家裡衛生自己動手也鍛練了身體!
網際網路資訊科技也方便了我的生活。
物質能保障了基本生活需要,精神充實才是快樂的源泉。在快樂的前提下又能幫助到別人,那怕是微薄之力,也是心靈美好的慰籍。
期待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