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棒奔霸
-
2 # 肥仔農經
說到豆子上面的大青蟲,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豆丹”,這也是我們這邊的方言,其以吃大豆葉為主。要說這種蟲子是美味,那肯定也要提起連雲港灌雲那一帶的朋友們,這對於他們來講,沒有什麼事是一頓豆丹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兩頓。好了,下面我們就來聊下豆葉上的大青蟲。
其實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蟲,估計也就我們蘇北地區會稱為豆丹,據說這種蟲子是神仙帶下凡的,因其是豆蟲故稱為“豆丹”。雖然豆丹生長在野外吃豆葉、喝露水,但它是無毒、無公害狀態下生長的昆蟲,所以這時也會有許多人去豆田捉豆丹,不僅可以自己食用,也是可以用來賣錢,而且價格還不便宜。
要說豆丹是一道美味,十有八九這人是連雲港人,因為豆丹是連雲港灌雲的一大美食,甚至有“國內少有,蘇北僅有,灌雲特有”的美譽。不過,這肥嘟嘟的大青蟲在外地人看來,多少還是有點噁心的,更何況在烹飪時還要用擀麵杖將內臟擀出來,想想都是重口味,也許這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就像東北人愛吃血腸一樣。
如今野生的豆丹數量逐漸減少,不過在連雲港也成立多家豆丹養殖合作社。目前豆丹的價格也在不斷走高,有些飯店一盤豆丹都要大幾十塊錢,甚至更貴,畢竟豆丹的營養價值、口感和愛好程度擺在那裡。
專吃豆葉的大青蟲,對於連雲港朋友來說確實是一道美味,甚至也有人去捕捉用來賣錢。朋友們,你們認識豆丹嗎,對於你們來說這是一道美味嗎?敢不敢食用呢?
處暑過後,天氣一天天的變涼,隨著晝夜的溫差加大,我們會感覺到明顯的涼爽了許多,農田裡面也是一派將要豐收的景象,玉米棒子越長越大,豆子也開始了結莢,穀子也被沉甸甸的穀穗壓彎了腰,但農田裡面不缺少的就是:蟲害,尤其是我們種植的豆子上面,會生許多碩大的青蟲,有的地裡會非常非常的多,將豆葉給啃食的斑斑駁駁,有的會造成影響的減產,這種蟲子肥肥胖胖,外皮很厚,捉到之後,仍在地上,用腳一踩,會發出“啪”的一聲巨響,裡面的汁液會飛濺好遠。
這種青蟲在我們這被叫做丈母蟲,也被叫做大青蟲,豆蟲,也是豆天蛾的幼蟲,現在卻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美名其曰叫做:豆丹,被譽為生長在豆子地裡面的仙丹,是一種無比美味的食材,不但好吃,而且營養極其的豐富,所以被稱之為和仙丹一樣的作用,這種大青蟲子,在豆子地裡面最為常見,經常將我們的豆子吃的剩下光桿司令,葉片全部吃光光,是典型的一種農作物的害蟲,這種害蟲怎麼還能夠賣錢呢?
這要從豆丹的用途說起,這種肥肥胖胖的青蟲,是一種蛋白質含量極高的食材,厚厚的外皮肉肉的身材,是製作成為美味的優質原材料,對於這種農田的害蟲,自然也就變害為寶,不但成為了一種美食,而且還成為了很多人養殖致富的途徑,這種青蟲專門人工進行養殖,銷售到飯店、餐館以及菜市場,成為了我們餐桌上的美食,對於這種青蟲,我們也是分為了極端的兩種,一種是堅持不吃,看到就會難受,另外一種是趨之若鶩,認為這是人間最美味、最好吃的食材。
豆丹雖然看著碩大令人厭惡,但製作成為美味,在很多餐廳的價格還是不菲的,即便是在菜市場進行銷售,價格也是喜人,所以說這種蟲子能夠賣錢是一點都沒錯,不但可以賣錢,而且是一種致富的方法,人工養殖這種蟲子的也不在少數,豆丹肉質細膩、爽滑,將豆丹捕捉到之後,放進水中就能夠浸死,然後從一段開個口,將肚裡面的東西擠出來,將外皮進行清洗、翻轉之後,就成為了美味食材的原材料,烹飪方法是相當多的。
豆丹可以配合很多的蔬菜進行爆炒,也可以和一些肉類、雞蛋進行製作,方法多種多樣,味道也是鮮美無比,對於食材來說,說實話,好像沒有什麼我們不能夠製作的,沒有什麼不能夠吃的,對於這種肥碩的大青蟲,你下得去嘴、敢吃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