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師楊浩

    腦梗是腦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型別,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複發率的特點,除了與年齡和遺傳因素有關,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吸菸、酗酒、缺乏鍛鍊等也會增加腦梗的發生風險。因此,預防腦梗就是要控制以上危險因素。

    那腦梗發生時會有什麼症狀呢?

    常見的有頭暈、頭痛、頭昏等無特異性的症狀;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部位,有肢體麻木、感覺異常、無力、走路不穩、偏癱等症狀;口角歪斜、流口水以及飲水嗆咳、吞嚥困難、大小便失禁也是腦梗的常見表現。

    如果發生發現有以上情況應當立即至醫院就診,明確診斷。

  • 2 # 佳園道

    腦梗死對於大家來說都耳熟能詳,腦梗塞主要是腦部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被稱為腦血管意外或者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的危害極大,不是致死就是致殘,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和嚴重影響存活患者的生活質量。

    常見的腦梗死分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腦栓塞以及腔隙性腦梗死等等。

    三種腦梗塞患者發病時的主要臨床表現如下

    ①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性腦梗塞(腦血栓形成)

    多發生在中老年身上,發病緩慢,可以發病幾天後病情才進展到高峰。

    由腦血管自身狹窄或者閉塞所致

    常常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很多年、遇到喜事興奮過度(人逢喜事精神爽)、暴怒、大量喝酒、過度勞累後突發昏倒在地、呼之不應、一側肢體無法活動(也就是偏癱:半身不遂)、口角歪斜、吐字不清或者失語、不能自控大小便(大小便失禁,表現為大小便都排在褲子裡),嚴重患者迅速陷入昏迷,部分患者可有頭昏頭痛以及噁心嘔吐、抽筋、口吐白沫、牙關緊閉等表現

    ②腦栓塞:是指腦血管被來自大腦外如心臟(如心房顫動、風心病)或者輸液的血栓栓子堵塞導致。發病在大腦,而病根卻在大腦之外。

    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下的青壯年,當然中老年人也會發病,通常在安靜狀態或者熟睡中或者睡覺後發病,起病較快,幾分鐘之內就可以出現全部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在早上起床以後突感一側肢體不是自己的,不聽自己使喚、大多數患者不會出現昏迷,少數患者除外。

  • 3 #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其實這個問題以前回答過,但是今天中午有個妹妹剛好問起“李醫生,你們說腦梗溶栓很重要,要及時去醫院,可是怎麼才能知道是得了腦梗呢”“我二姨吃飯時嘴突然歪了,可是我們都不知道是腦梗了,結果現在她癱在床上,很遭罪”

    是啊,沒能及時識別腦梗的症狀,而延誤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可是,如果知道哪些症狀可能是腦梗,也許可以透過溶栓、取栓、康復等方法,改善預後,減少殘疾的發生。

    我告訴這個妹妹,識別腦梗的症狀“so easy”,這並不是瞎說,記住儘管腦梗的症狀千變萬化,但最常見的還是:口眼歪斜;說話不清或聽不懂、說不出話;一邊的胳膊腿沒力氣,拿不了東西、走不了路或者走路跑偏。

    當然,腦梗死不止這些症狀,不過,這些是最典型最常見的症狀,如果出現這樣的症狀,十有八九是腦梗死(另外的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或者腦出血),趕緊去大一點醫院的急診科,醫生查一查體,做個頭顱CT就完全明確了!這樣就不會耽誤溶栓的最佳時機了,記住,溶栓最佳時機只有4.5-6小時啊!(特殊情況時間可以有所調整)

    除了以上典型和常見的症狀,腦梗死還可能出現以下這些症狀:看不清楚或看東西少一半,喝水嗆、吞嚥困難;頭暈、眩暈,走路不穩;一邊的胳膊腿“麻”、感覺減退;突然的“糊塗”,癲癇發作、意識不清等。記住,腦梗死是急症,所以這些症狀往往是突然出現的。如果原來還有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菸、喝酒、不運動等,突然出現上面說的異常症狀,一定要懷疑是急性腦梗,要及時到醫院去看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麵粉加工裝置過程中小麥為什麼要進行水分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