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行居士
-
2 # 知臨教育
相對來說,葫蘆絲還是一個比較好學的樂器,畢竟這件樂器的音域沒有那麼廣,不過任何一件樂器要把它真正演奏出韻味來都是有一定難度的。就葫蘆絲而言,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會是吐音,雙吐和三吐,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練好。遇到的更大問題是音樂的語氣表達,音樂是表達人類情感的,就像我們說話一樣,不同的語氣會表達出不同的情感,同一句話可以說得很親切也可以說得很嚴厲。在吹奏葫蘆絲時,如何細膩地表達出樂曲的情感是一個大問題,需要學習者在氣息練習、演奏技巧和音樂素養上達到一定水平才能做好。真正要演奏好一門樂器,並不是光靠勤學苦練就能做到的,還需要學習一些相關知識,善於思考和改變自己,不斷積累,最終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先學會吹一首簡單的樂曲之後,就有信心繼續學下去了。
先試著吹一首《鬧包相會》
先了解一下葫蘆絲的構造:
重點記住葫蘆絲正面有六個孔(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第五孔、第六孔),背面有一個孔(第七孔)。
然後瞭解一下指法,就是怎樣運用手指:
這個“全按為1”的指法表正適合吹《敖包相會》等歌曲。
黑色圓點是表示把孔堵上,白色圓點是表示把孔放開。
手持葫蘆絲的方法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左手拇指負責按背面的第七孔、食指負責按正面的第六孔、中指負責按第五孔、無名指第四孔。右手食指第三孔、中指第二孔、無名指第一孔。
看下面的曲譜:
第一個是低音6,怎麼吹?
上圖第一行,把七個手指按前面說的對應關係全部按好。(上圖中最右邊是第一孔,最左邊是第七孔)
然後用舌頭輕輕堵住吹嘴,再讓舌頭離開吹嘴,同時吹出第一個音(低音6),此時如果調整吹氣的力度就會發現:力度小的時候吹出的是低音6,力度大一些吹出的音就變成了中音1。
因為這首歌的第一個音是低音6,所以要用小力度,否則就吹成了中音1。
再看第二個音,第二個音是中音6,從第一個音的低音6變成第二個音的中音6,正好跨越了八度(十二個半音),這正是蒙古族音樂的一個特點。
中音6怎麼吹呢?
在上圖第七行,只有第六孔和第七孔被堵住,其餘孔都放開。就是說按在葫蘆絲上的七個手指只保留左手拇指和食指不動,其餘手指全都放開。同時用舌頭堵住吹嘴,然後舌頭離開吹嘴同時吹出第二個音中音6。
下一個音是高音1,只保留左手拇指不動,食指放開。同時用舌頭堵住吹嘴,然後當舌頭離開吹嘴同時吹出高音1。
下面是165三個音連在一起,先保持左手拇指不動,舌頭堵住吹嘴,然後放開舌頭吹出高音1,然後左手食指落下堵住第六孔,此時的音就變成了中音6,然後迅速落下左手中指按住第五孔,此時的音就變成了中音5。這三個音要連貫,中間不要用舌頭堵吹嘴。
下面的音是中音3,左手的手指保持不動,右手食指和無名指同時落下堵住第二孔和第三孔。同時舌頭堵住吹嘴,然後放開舌頭吹出中音3。
其餘均以此類推。
(有弧線連線的要連續吹,沒有弧線連線的每次吹之前都要先用舌頭堵住吹嘴)
當吹到“空”時,1前面有一個小6,這是一個裝飾音,就是先吹出6,然後迅速抬起左手食指變成1。
如果遇到上面有波動符號(~)的音,初學者可以暫時忽略那個波動符號。弧線上標註3就是快速連貫地吹出三個音,或者說把這三個音當成一個音迅速吹出。
吹每個音時用力大小要靠自己慢慢積累經驗,指法表中標註的“緩吹”、“加急”、“適中”等等都不如我們自己去積累經驗。
剛學的時候,吹的力度如果小了就發不出聲音。吹的力度如果大了聲音就很難聽,嚴重時還會把葫蘆絲裡面的簧片吹壞。所以力度要自己慢慢摸索,慢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