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銳旭

    辦公室總是存在一些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潛規則”——一些不需要明說但是人人都懂,你也必須要懂的東西。對於一些事情,大家心照不宣,提起來也就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確認過眼神,我們都是要被參與辦公室政治的人。

    一般情況下,不作死大家就相安無事,但萬一你觸碰到了雷區,分分鐘你可能就炸成煙花。

    小張所在部門負責公司的組織、宣傳、統籌、策劃等工作,事情比較繁瑣,時常需要向主管請示和彙報,再根據主管指示進行下一步工作。

    第一天,主管收到他彙報工作的語音訊息後回覆了一句“好”。第二天他又發了幾條,主管回了一句“在開車,發文字”。小張看到後按領導意思轉為文字發訊息,以為事情就翻篇了。沒想到在不久後的公司總結會上,小張因為這件事被公開批評“工作態度不端正”。

    在工作上來說,這就這是非常不方便的。工作內容都比較重要而且要求及時處理,文字就能直接清晰傳遞的內容,語音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成本才能獲取。而且,對方不一定處於方便聽語音的狀態下,語音轉文字也會受到環境和語言表達的影響,不一定準確。

    千萬別成為老好人,被同事踢皮球

    這種典型的“工作態度”問題只是辦公室政治其中一個小小的分支,被領導教做人是一種,還有一種也很常見的現象叫“辦公室踢皮球”。

    有句話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矛盾和衝突,這就造就了職場裡千奇百怪的辦公室政治。一旦進入了職場,不管你願不願意,就不可避免地被置於辦公室政治中。

    簡單來說就是,工作來了,你推我我推你;出問題了,互相甩鍋。

    老王在職場也算是聽過不少這樣的訴苦。通常一個專案需要多個部門的合作完成,但是每個部門都不想給自己來事,一般秉持著“打太極”的原則,能推則推。

    一個專案心急火燎地去找人事諮詢審批,人家就是不急,非要等個三兩天才慢悠悠地跟你對接;去找別的部門幫忙的時候,對方表示不好意思這一塊不歸我們負責,讓你另找高明。就差求爸爸一樣求了,但是進展還是推不動,工作彷彿燙手山芋一樣誰都不想接,先推了再說。

    最後專案進展不順,領導都看不過去發話了,這個時候大家又要開始相互甩鍋。本來一個專案大家一起負責,參與部門都有責任,結果一個部門說你們怎麼不做好應急措施和風險預案,另一個部門說我們這邊出的程式沒有問題,一定是別的環節出錯了......

    總之鍋不是我們的,誰愛背誰背。

    這種不厚道的事經歷多了,很多職場人都見慣不怪,甚至已經變得麻木了。這種辦公室政治無法逃避,只能適應,但怎麼適應就是自己的事了。為了在職場上更好地生存下去,如何機智地自保就很重要了。

    首先,保證自己負責的工作按要求很好地完成了,並且要注意向上級彙報。讓領導知道自己做過什麼,知悉你的工作到什麼階段以及完成度。

    即使出了問題,只要你這邊沒有疏漏,領導也清楚問題肯定不是出在你身上,這樣就能很好地避免一口大鍋從天而降。畢竟在職場能獨善其身已經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了。

    其次是職場部門間交流的時候,溝通技巧也十分重要。在和同事或上級交流時,不要毫無準備就直接上,先把事情想清楚,希望對方做什麼,對方可能會要求你做什麼,怎麼才能更高效地溝通。說話是一種藝術,交流方式也會影響溝通的結果。

    如果在找人協助工作的時候,說話太硬,“我這邊的要求是...下週前要出,你們儘快給我”,這樣聽的人不高興,也並不想配合你的工作,轉個頭可能就會偷偷提問:“同事老是喜歡用命令口氣交代工作怎麼破”。

    說話語氣真誠委婉一些,換位思考,平時跟別的同事互動吃吃飯聊聊天,建立熟識度,也能方便工作上的交流。

  • 2 # 七秒大魚

    打鐵還需自身硬,

    要麼有背景,要嗎有背影。

    要嘛當黃牛任勞任怨,找機會翻盤,

    要嘛出生在終點線,

    坐享果實。

    就怕,

    想得太多而能夠實現的太少,

    說的好聽點就是,你的才華配不上你的夢想,

    或者現實的說法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與君共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真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