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湯圓電影Vlog

    認為世界上任何兩個人之間最多透過6個人,就能建立聯絡的“六度分離理論”,曾在理論界引起一陣狂熱,無論是數學家還是電影演員都想“實踐”這一定理。六度分離理論於1967年首次用信件試驗的形式被證明。如果瀏覽最近的英國《每日郵報》,你會發現微軟公司聲稱,他們的一項研究——2006年6月份的MSN網上訊息傳遞試驗證明,任何兩個人平均需要6.6個人搭橋,就能建立聯絡。中間值是7個人,最多的則是29個人。  雖然這項實驗比40年前的研究方法有了較大進步,但這遠遠不能說明問題。因為研究的侷限性使得這樣的結論不具說服力。  2006年,大約有2.4億人使用微軟公司的MSN服務——那就意味著全球96.3%的人口根本沒有參與這項活動。那些被排除在外的人不成比例地分佈在非洲、南美洲、亞洲和東歐。這些被排除的人很可能會與被研究的某些人建立起溝通橋樑。另一方面,有些人或許根本沒有通訊設施,這些幾乎被隔絕的人需要的“人橋”恐怕遠遠超過6個。參與研究的一位學者表示,這正是研究的“有失偏頗之處。”  同時,這項研究只進行了一個月,而且只考慮了資訊的數量,而忽略了人們之間的關係。“爺爺或許不會用MSN和孫子交流,但這明擺著是穩健的親屬關係。”微軟研究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埃裡克·霍爾維茨說,“研究未涉及真實世界的社會關係。”  但改善研究方法絕非易事。使用電子郵件網路來開展此項研究會有更大的弊端,比如對使用Hotmail郵件地址進行聯絡的人開展研究,可能會漏掉其中使用Gmail地址的聯絡人。就算電話號碼也可能被多個人共享,這還會涉及個人隱私,於是微軟公司並未採納上述研究方式。  研究人員請求瞭解MSN使用者的年齡、性別和住址,並獲得了受訪者的許可。霍爾維茨先生說:“如果要獲取更多資料,會耗費更大精力,而且會嚴重侵犯他人隱私。”不過他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在受訪者當中提取一小部分樣本,然後分析他們所有的通訊方式,用來估計可能被丟失或遺漏的資料。但隨機取樣同樣存在問題:可能會破壞社會關係本來的結構,一些原本和樣本有聯絡的人或許恰巧未被抽到。  1967年,美國社會學家傑弗裡·特拉維斯和斯坦利·邁爾戈蘭在研究社交網路時,提出了“六度分離”理論。在他們主導的名為“追蹤美國社交網路最短路徑”的試驗中,他們要求每個參與者設法寄信給一個住在波士頓附近的“目標人物”,規定每個參與者只能轉發給一個他們認識的人。試驗結束後,邁爾戈蘭聲稱“最短路徑”的平均長度為6個人。  後來,邁爾戈蘭教授在一項未公開的報告稱,在試驗開始時,他們只抽取了居住在美國波士頓和內布拉斯加的296人,這些人透過信件相互聯絡,只有64封信到達了它們預期的地址。他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分離程度遠遠超過了“六度”。

  • 2 # 未來可期dian

    “六度空間”理論又稱作六度分隔(SixDegreesofSeparation)理論。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Stanley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繪一個連結人與社群的人際連繫網,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結果發現了“六度分隔”現象。簡單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透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六度分隔”說明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弱紐帶”,但是卻發揮著非常強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時會體會到這種弱紐帶的效果。透過弱紐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非常“相近”。

    所謂“六度分隔”,用最簡單的話描述就是:在人際脈絡中,要結識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這中間最多隻要透過五個朋友就能達到目的。

    1967年,“小世界現象(smallworldphenomenon)”的假說,大意是說,任何兩個素不相識的人中間最多隻隔著5個人,也就是說,只用5個人就可以將兩個陌生人聯絡在一起。

    與六度空間理論有關的電影:

    《六度空間》

    《六度分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母雞和什麼燉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