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56653854797

    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都屬一個體系,統稱為“大篆”。春秋戰國時,各國文字都有所不同,甚至各地文字也有差異,有的字有幾十種,甚至一百多種寫法。秦統一六國後,丞相李斯上奏秦始皇,提出以當時秦國已沿用的文字為基礎,廢除與秦國文字不同的各種文字,整理出新的較簡易的字型作為統一文字——小篆,並用小篆編寫兒童識字課本,從根本上為統一文字打好了基礎。

    李斯把整理好的文字,刻了《嶧山刻石》、《斑既出石》等,這些刻石上的字,字形體格整齊規範,肩架平均,方圓規則,便於書寫。而且,李斯的書法,端莊凝重,骨氣豐勻,為歷代所看重。

    現代我們還能看到的秦代字跡有:金石刻辭、詔權量文、刻符、缽印,還有墨書竹簡。“權”即秤砣,通常用銅、鐵、石製作。“量”是鬥斛,用銅、木、陶等製作。秦漢在統一文字的同時,也統一了度、量、衡,所以,在當時製作的權和量上,便也都刻上了用小篆寫的“詔書”。在木質的量上,則將字刻在銅板上再釘在量上,即使木器損壞,上面的銅版詔書,即“詔版”,仍可留存下來。

    符,是古代用來調兵遣將的憑證。器物上刻有文字,然後一分為二,國王與派出去執行任務的將領各執一半,到時,如果國王派使臣傳令,須攜帶國王的那一半符,只有當將領的符與使臣攜帶的合而為一時,國王令才得以執行。從秦、漢、魏、晉、隋至唐,軍事上用的符都製作成虎的外形,且十分精美。

    現存的秦虎符,其中著名的有“新郪虎符”,上面刻有四行小篆:“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無會符行毆。”即虎符的右面一半在國王處,左面一半在駐紮於新郭將領處。將領只有調動50人以下的部隊的權力,若動用50人以上的軍隊,須呈請國王,再派人把另一半虎符送到將領處,合符驗證後才能奉國王的命令列動。而從符上小篆中所寫的“王”字,可判定該符是在秦統一之前所用。此外“陽陵虎符”上的小篆中也書有:“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12字,因符文中寫有“皇帝”,可斷定此符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使用的。第一個“年”字拖著長腳,幾乎佔了第一行的一半,而相鄰第二行中的“年”字,較之第一行的那個“年”字只有一半大小。使得這篇隸書意味很重的書簡,具有很強的藝術創造意境,打破了方形字型大小均衡的書寫慣例。據《書林藻鑑》:“蕭何草律以之試學童。課最者以為尚書御史史事令史。而八體之中,切於時用者,尤莫若隸。史之職所以主書,八體雖在所並習,隸則更為專攻,故漢人亦名隸書為史書。史書令史者,謂能隸書之令史耳。雖日小賤之能,並尊大之職,而律既以是取人,遂爾漫成風氣,上自帝后,下至民庶,無不善史書者。”

    隸書經過漢代相當一段時間的普及,至東漢桓帝延熹八年( 165)時所作的《雁門太守鮮于璜墓碑》和靈帝中平三年(186)作的《張遷碑》,都已相當完美地體現了隸書方頭雁尾、流暢波挑的特徵。而真正法度嚴謹,立漢碑隸書風範的,有《禮器碑》、《曹全碑》等。《禮器碑》筆勢瘦硬,變化雄古,《曹全碑》刻於1 85年,秀美多姿,用筆剛柔相濟,含蓄整肅。字型較之其他各碑更扁,排列井然有序。可以稱得上是隸書的典範。

    漢代大書法家蔡邕( 133~192),陳留圉縣(今河南杞縣)人,字伯喈,繼李斯創小篆之後,對漢字形體再作一次整理統一工作,在浴陽主持刊刻並訂定了以五經文字為內容的《熹平石經》,確立了漢隸標準

    形體,以漢隸規範了漢字。到了魏正始年間(241一249),又刊了《三體石經》。至漢桓帝、靈帝時( 147~189),規範標準化後的隸書成為有法度的官定標準書體。

    人們把隸書定型化的過程叫做“隸變”。因隸書是漢字發展中一次十分關鍵的變革,它的便於書寫的特點,對漢字及漢文化的普及發展起了極大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信用卡初學者到底該如何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