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愛琴營養師

    運動過程中突然腿抽筋也是常見到的,主要表現為小腿後側,或是大腿的後側發生肌肉痙攣。原因為:

    第一、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動作,也就是運動前的熱身動作。運動前的熱身可以提高機體溫度,加速新陳代謝,增加血流量,減少乳酸推積,加速代謝廢物排出,避免運動後的肌肉痠痛,熱身還可以使神經、肌肉的協調作用增強,不至於發生肌肉拉傷或抽筋等。

    第二、運動時,天氣寒冷,也要注意腿部的保暖,以免寒風刺激,引起腿抽筋。

    第三、運動量太大,過於勞累,可引起腿抽筋。

    第四、雖然經常運動,有利於增加維生素D和鈣的吸收。但是,平時飲食也需要鈣的補充。

    如果在運動時,遇到腿抽筋該怎麼辦?

    首先,要立即停止活動,如果是不太嚴重肌肉痙攣,可以從相反的方向牽引痙攣的肌肉,一般可以緩解。

    小腿抽筋,如果身邊有人,可以讓身邊人協助處理,如果沒有人,可以自行勾起腳尖伸直腿,腳後跟,用手握住抽筋一側的腿,往後拉伸,直到復原。如果是大腿抽筋,可以將膝蓋彎曲抱腿至腹部前,然後放開將腿伸直,來回做此動作,直到好轉。

    其次,當稍微緩解,可以進行區域性按摩,按壓,揉捏痙攣的肌肉,按摩後,可用熱毛巾熱敷。

    如何預防運動時腿抽筋?

    1、運動前,可先做熱身動作,運動強度不可過大,特別是對於不怎麼經常運動的人,一定不可過勞。

    2、注意保暖,適當補充維生素D(曬太陽)和鈣

  • 2 # 行遠健身

    肌肉抽筋後會發生較為明顯的肌肉損傷,是否發生抽筋與脫水、電解質丟失關係不大,也就是說即使一路上不斷補水補鹽,也無法完全避免抽筋。抽筋是肌肉過度疲勞時的反應,脫水和電解質丟失最多隻是誘因,而不是直接原因。經過系統訓練後,肌肉承受能力提高,體能改善了,自然抽筋出現就少了。

    跑步時最容易出現抽筋的三個部位分別是小腿後側、大腿前側和大腿後側,發生抽筋後,如果運動強度不是特別高,可以逐步降低運動強度,否則最好立刻停止運動。

    抽筋後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肌肉反向持續牽拉,直至疼痛感消失為止。拉伸時間稍長,即使抽筋產生的痛感小時,最好再持續拉伸一小會。

    拉伸小腿,以腳尖向前為主,再向左和向右分別拉伸小腿。

    拉伸大腿前側,

    拉伸大腿後側,

    此外,運動前、運動中及時補水、補充電解質也非常重要,雖然缺水和電解質不是導致抽筋的主因,但卻是誘因。如果有氧運動超過1小時,尤其是中高強度有氧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運動前和運動中,以及運動後,必須適當補水、電解質。

    由於存在個體差異,運動前補水多少要視身體情況而定,一般在運動前10-15分鐘左右少量補充水分,如果容易抽筋,可以在水中少量加一點鹽,或者用運動飲料代替水。運動過程中,超過1小時的有氧運動,每隔15-20分鐘適當補充水分,最好補充運動飲料。

    運動後,對比運動前後體重和檢查尿液顏色來估計體液流失情況,運動後2小時內及時補充水分。體重每降低500克,補充550-700毫升的水或運動飲料。

    此外,運動前一定要充分熱身和拉伸肌肉、活動關節,注意保暖,注意飲食平衡。

    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加強鍛鍊,沒有體力,在運動時很容易抽筋。抽筋之後要休息好幾天才能恢復過來。

    另外運動時要注意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都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升,不要盲目提高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以前跑步,平時都是10公里,偶爾一次跑15公里,右小腿抽筋,休息一週,一個月之後再跑15公里,左小腿又抽筋了,同樣休息一週,再之後逐步提高跑量,及時補水和電解質,才避免抽筋,現在跑半馬完全沒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廣大無邊,運糧食,天無它大人有它大猜字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