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地理縱橫
-
2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來自太陽的太陽輻射又可以近似的看成是平行光,當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時候,不同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就會不同,總體而言年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佈“由赤道往兩極遞減”。也就說,從緯度角度來看,年太陽輻射能的分佈規律為從低緯往高緯遞減,按照熱量的高低,我們可以把全球的熱量帶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
而熱量是一個地區氣候型別形成的重要基礎,是氣候型別名稱的頭一個詞,比如熱帶地區的氣候型別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地區的氣候型別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夏幹氣候);溫帶地區的氣候型別包括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寒帶地區的氣候型別主要是極地氣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氣候)。
按照緯度的劃分,熱帶地區是指南北迴歸線之間的區域,也就是大約南北緯23.5°之間的地區,當然,並不是說熱帶氣候型別的會完全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不過,如果這一地區的氣候型別屬於熱帶氣候,那麼一般來說最冷月的月均溫應該高於15℃,那麼在南北迴歸線以外的區域,有沒有可能出現熱帶氣候型別呢?我們發現是有的,比如南亞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其分佈範圍北界的緯度高於北迴歸線,說明這一地區雖然緯度高於北緯23.5°,但是最冷月均溫還是能夠在15℃以上。
我們發現,亞洲高壓是亞洲冬季冷空氣的策源地,中國東部季風區冬季盛行西北季風,加上地形阻擋較小,中國東部地區比同緯度地區冬季要寒冷。而南亞地區冬季盛行東北季風,來自亞洲高壓的東北季風在到達南亞次大陸之前,被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等阻擋,幾乎難以影響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南亞地區,所以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是夏季風較強,而冬季風較弱,所以南亞地區比同緯度其他地區的冬季氣溫要高,也就是年均溫要高。
回覆列表
熱帶季風性氣候與熱帶雨林、熱帶稀樹草原氣候是南北迴歸線之間的熱帶氣候型別,主要分佈在赤道附近,這裡終年太陽高度角高,太陽輻射強烈,氣溫較高,降水量豐富。對於熱帶季風氣候來說稍有不同,一年可分為乾溼兩季,降水呈現明顯的季風性。
熱帶季風性氣候主要分佈在南亞次大陸、中南半島,大致範圍北至喜馬拉雅山南麓,東面到中南半島,西邊緊鄰印度河平原。上圖中白色虛線為北迴歸線,北迴歸線穿過南亞次大陸,以北地區的面積佔據了南亞次大陸的三分之一左右,與同緯度的中國相比,印度的熱帶季風氣候區向北凸很多,而中國廣東、廣西在北迴歸線上,廣東、廣西卻發育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為什麼印度的北迴線以北地區還能發育著熱帶季風氣候呢?
首先是地形因素影響,印度北側有一條世界海拔較高的山系——喜馬拉雅山,山脈綿延7000多公里,橫亙在印度北面,這條山脈成為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的分界線。由於山體高大,阻擋了冷空氣南下,使這裡冬季氣溫高於同緯度中國廣東、廣西一帶,熱量帶由於地形原因向北延伸。
從大氣環流來看,西南季風與東南季風所攜帶的熱量有所差別,夏季印度主要受西南季風影響,西南季風是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以後,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轉為西南風,由於掠過的地區是熱帶海洋麵,與海水熱量有著充足的時間交換,大氣吸收了很多熱量,登陸南亞次大陸。
而中國西南、華南一帶處於副熱帶高壓西邊緣,受副高影響夏季偏向東南季風,西南季風經過中南半島後,到了中國西南或華南地區能量逐漸衰減,呈現出亞熱帶氣候型別。只有少數地區受地形影響,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發育著同類型的熱帶雨林。
中國西南或華南地區冬季受西伯利亞寒潮影響,氣溫較低,極端年份還出現過雪災,海南、越南還出現過降雪記錄。而印度偏安一隅,很少受此影響。
多方面因素影響,使得熱帶季風氣候的分佈在南亞次大陸向北凸,而同緯度中國華南和西南地區也凸不起來,止步於北迴線偏南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