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佳期的假期來嘍

    戲劇、評書等文藝作品曾把宋朝的清官包拯演繹成包青天,說他是從小沒了爹孃,是兄嫂養大的苦孩其實,歷史上的包拯出身於殷實的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的父親包令儀曾在宋太宗時代任職刑部侍郎。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二十八歲考中進士,三十六歲那年出任天長縣知縣。因斷案出名,慶曆元年(1040年),四十歲的包拯調任端州(今屬廣東肇慶)知府,後屢次升遷,先後任職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開封府尹、樞密副使等官職。包拯在任內清正廉潔,不畏權貴,執法嚴格,揚善懲惡,任職開封府尹期間,京師奸佞大為收斂,時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包拯是春秋時代楚國忠臣申包胥的三十五世孫,祖父包士通是耕讀為家的平民百姓,父親包令儀在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中進士,任職刑部侍郎。包拯有兩個哥哥,大哥包瑩、二哥包穎均過早去世,他自然成了包家傳宗接代的獨苗。為了陪伴父母,包拯十餘年不離開家鄉,父母去世後,又守孝三年,直到三十多歲才離開家鄉踏上仕途。包拯有一妻一妾,妻子董氏生長子包繶[yì],先於父親去世,包繶妻子崔氏生子包文輔,不幸夭折。包拯不忍心看著兒媳崔氏孤苦伶仃過一輩子,就勸她改嫁,但崔氏卻發誓不離開包家:“生為包婦,死為包鬼,誓無它也!”包拯五十九歲再得一子,即次子包綬,是他的小妾孫氏所生。可惜這個孩子五歲的時候,六十四歲的老爹就去世了。包拯臨死前,將小妾孫氏遣回孃家,囑託兒媳崔氏撫養包綬,崔氏對小叔子視若己出,撫養他長大成人,包綬對嫂子“以母禮侍之”,稱呼嫂子為“嫂娘”。後人把這段歷史移花接木到了包拯身上,以訛傳訛,包拯就被傳言說成是個沒孃的孩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6考研複試現場是有抽取著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