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5729930827

    1 讓孩子有觀察動力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家長在孩子觀察時不要過於苛責孩子。即使孩子的觀察不是很全面也沒有關係,關鍵是讓孩子有繼續觀察的動力。

    只要孩子不放棄,隨著觀察的不斷深入,他的觀察力也會隨之提高。另外,要帶孩子去不同的環境,單一環境會讓孩子失去觀察的興趣。

    2 觀察時,引導孩子感官和四肢並用

    觀察鳥獸魚蟲、花草樹木時,可以讓從孩子觸、聞、看等方面來進行觀察。引導孩子觀察時感官和四肢並用,可以讓孩子印象更加深刻,也有助於讓孩子瞭解事物的本質。

    3 讓孩子有目標的觀察

    有人做過這樣了一個實驗:讓兩個孩子觀察兩幅看起來完全相同的圖片。觀察前,告訴其中一個孩子兩幅看起來相同的圖畫有五處不同;告訴另一個孩子找到兩張圖片中有哪些異同,而不告訴他有幾處不同。

    結果,第一個孩子比第二個孩子發現的不同要多。由此可見,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和任務,能讓孩子的觀察力更加集中。

    4 培養孩子有觀察的興趣

    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問孩子知不知道家裡的花園中什麼花先開花,什麼樹樹葉先長?如果他答不上來,可以帶孩子去實地觀察。

    有些孩子對動物感興趣,可以問他金魚和鯽魚有什麼區別等等,讓孩子不斷的觀察和思考,也是培養觀察力的一種方式。

    5 教孩子觀察事物方法

    所有事情都有前後順序和主次位置,家長應該教導孩子怎麼看、先看什麼,再看什麼。教會孩子有順序地從上看到下,從外看到裡,從主要的明顯特徵看到次要的特徵。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逐漸教他們學會根據事物的具體特徵去分析、比較不同的事物。

    6 讓孩子擁有觀察的機會

    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出去玩,如海洋館、動物園、公園等地,讓孩子觀察樹木花草的顏色形狀、動物的肢體動作,表情等。

    =======================

    不要謝我了,我也是轉來的,不是我寫的。

  • 2 # 使用者2775419033915

    1、教會孩子進行觀察的程式和方法首先,家長要教會孩子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在觀察活動中,家長要用語言引導孩子的觀察,使他們掌握觀察的順序。例如,引導孩子先整體後部分,先輪廓後細節,先近後遠,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整體著手,經各方面的分析再回到整體。久而久之,孩子就學會了全面完整地觀察事物的順序。其次,教會孩子在觀察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感官。觀察的目的在於從實踐中獲得感性經驗。再次,教會孩子根據不同的觀察物件和任務來確定觀察的方法。比如,在觀察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不可能一次就達到目的,可採用定期觀察法,瞭解各個階段事物發展的特點,最終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

    2、激發孩子觀察事物的興趣濃厚的觀察興趣,會促使人主動持久地對某一事物進行觀察,探究和認識客觀事物的奧秘。這種由興趣發展而來的強烈的求知探索心理,會引導孩子以不同尋常的態度和方法去審視一般人所注意不到的事物和細節。如果孩子沒有觀察興趣,時時處處依賴家長或者教師的指示,觀察力是培養不起來的。

    3、 培養隨時觀察的習慣觀察力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知識經驗,為他們提供各種觀察的機會,如拜訪親友、種植花草、飼養寵物等。實際上,日常生活就是觀察的最好物件,如人物、動物、植物和氣候等,他們隨時都處在變化之中。要求孩子處處留心觀察,堅持做好記錄,以進一步養成勤於觀察、樂於觀察的好習慣。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圍魏救趙主要內容20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