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鑑地理

    調虎離山,三十六計中的第十五計,它試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虎雖為山中之王,可是離開了山,虎還有多大威力呢? 看鑑君今天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連。

    “調虎離山”一語最早源於《管子·形勢解》。大意思是說,虎豹,是獸類中最威猛的。當它們居住在深山大澤之中時,人們就會因懼怕其威風而敬畏它們。虎豹若是離開它們所居的深山幽谷而走近人類居住的地方,人們就可以將它捕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威風。這裡雖然未使用“調虎離山”一語,卻已經包含只有將老虎調離深山,才能將其制服的意思。後在民間語言、文學作品中才逐漸出現了“調虎離山”的說法。如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清代錢彩的《說岳全傳》中都有明確提到“調虎離山”這一詞。在戰爭中,“調虎離山”也常被謀士們所使用。

    東漢末期,北邊羌人叛亂。朝廷派虞詡平定叛亂,虞詡的部隊在陳倉崤谷一帶受到羌人阻截。由於羌人士氣正旺,又佔據有利地勢,虞詡不能強攻,也不能繞道,進退兩難,虞詡只好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紮營。

    可讓人奇怪的是,沒過幾天,羌人竟主動離開堅固的據點,還讓虞詡的部隊順利地透過陳倉崤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虞詡對外散佈行軍受阻的訊息,並向朝延請派增援部隊。羌人見虞詡已停止前進,等待增援部隊,就放鬆了戒備,紛紛離開據點,到附近劫掠財物去了。當虞詡看到敵人離開了據點後,便立即下令部隊急行軍,日夜兼程,每日超過百里,透過山谷。

    虞詡為了讓羌人作出錯誤判斷,他還命令在急行軍時,沿途增加灶的數量,今日增灶,明日增灶。羌人誤以為朝廷援軍已到,自己的力量又已經分散,不敢輕易出擊,只好讓虞詡的部隊透過。從這之後,羌人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轉入被動局面,不久羌人叛亂就被平定了。

    現在看來,虞詡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巧妙地運用了“調虎離山”中的“調”字,抓住了對方的心理,並使之得出錯誤判斷,從而做出“離山”的決定。而“離山”則意味喪失優勢,由主動變為被動。這麼看來,虞詡想不勝都難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個月大的寶寶有點鬥雞眼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