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句是斷齒之仇必需頭顱償還 。也可以這麼說,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一日之惠當以終生相。“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一句出自《增廣賢文·朱子家訓》。”一日之惠當以終生相還“這一句出自《說苑·復恩》。意思是在困難的時候即使受人一點小小的恩惠以後也應當加倍(在行動上)報答相關歷史典故:1、桑下餓人春秋時期,晉國大臣趙盾在路上見到一個人躺在桑樹下,詢問之下,才知道他是餓壞了。趙盾將食物送給他吃,又特別贈送一些給他帶回去給老母親。國君晉靈公很忌憚趙盾的正直,在飲酒之時埋伏了甲士殺他,搏殺中,靈公的一位武士倒戈幫助趙盾,帶他脫險。趙盾很奇怪,武士回答說:“我就是桑下的那個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和詳細情況時,他不告而退。2、漂母飯信西漢淮陰侯韓信,年輕的時候無所事事,常常到處蹭飯吃,受了不少鄙視。他去河邊釣魚,河邊有很多以漂洗為生的老大娘,其中一個看見他捱餓很不忍,就給他飯吃,一連線濟了他十幾天,直到漂洗工作完畢。韓信對大娘說,我將來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大娘很生氣:“大丈夫不能夠養活自己,我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是為了你的報答麼?”後來,韓信投靠劉邦,受封為楚王,找到當日的老大娘,以千金酬謝了贈飯之恩。3、顧榮施炙西晉的顧榮,有一次在洛陽受邀吃烤肉,覺察到端送烤肉的僕人很想吃,就停下來吃肉,把自己的那份給了他。同座的人笑話他,他說:“怎麼能讓每天端肉的人不知道肉的滋味呢?”後來,遇到戰亂過江避難,每次遇到危急的時候,顧榮發現總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自己,問他原因,才知道此人就是當日端肉的僕人。4、棠棣之花戰國時期,聶政和母親姐姐一起生活,以屠宰謀生。南韓大夫嚴仲子與韓相俠累有仇,聽說聶政的俠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求他為自己報仇,聶政拒絕了,嚴仲子依然盡了賓主之禮才離去。聶政等到母親去世,守孝三年後,為了報答嚴仲子的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於階上。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自殺。聶政的姐姐為了不讓弟弟的聲名和事蹟埋沒,到聶政暴屍之處痛哭自盡,讓聶政的事蹟傳遍天下郭沫若曾經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話劇《棠棣之花》。5、摘纓之會楚莊王設宴招待大臣,酒酣之際,派美人出來為群臣斟酒。突然一陣風來,將座上蠟燭都吹息了,有人就趁黑拉了拉美人的衣裙。美人告訴莊王,剛才有人對我無禮,我已經把他的帽纓摘下來了,趕緊點燈,讓這個人現形。楚莊王說,是我讓大家飲酒的,喝醉了有點失態是正常的。於是讓在座的人都把帽纓摘掉,才重新點燈。三年以後,晉國與楚國交戰,有一位大臣捨生忘死,驍勇異常,殺敗了晉軍。楚莊王驚異於他的勇敢,他回答說,自己就是宴會上對美人無禮,被摘了帽纓的人,感念楚莊王的大度,因此願意肝腦塗地,報答莊王。6、漆身吞炭春秋末期,晉國的權臣智伯為政敵趙襄子聯合韓、趙兩家所殺。智伯的門客豫讓發誓為他報仇,躲在廁所裡刺殺趙襄子,被發現後,趙襄子感動於他的忠義,放他走了。豫讓把漆圖遍全身,讓面板潰爛,又吞炭讓嗓子變啞,沿街乞討,連妻子都認不出來。他躲在一座橋下,打算再次刺殺趙襄子,被發現之後,趙襄子問他,你也曾經在範氏和中行氏兩家做過家臣,智伯滅了他們,你不為他們報仇,為何如此執著為智伯報仇。豫讓回答說,我在其他人那裡做事,他們不過把我當成普通人,那我就和普通人一樣回報;而智伯,是把我當作國士來對待,那我必然以國士來報答他。7、結草銜環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結草”是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沒有讓她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在恩人打仗之時,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而取勝。“銜環”是說一位叫楊寶的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
下一句是斷齒之仇必需頭顱償還 。也可以這麼說,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一日之惠當以終生相。“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一句出自《增廣賢文·朱子家訓》。”一日之惠當以終生相還“這一句出自《說苑·復恩》。意思是在困難的時候即使受人一點小小的恩惠以後也應當加倍(在行動上)報答相關歷史典故:1、桑下餓人春秋時期,晉國大臣趙盾在路上見到一個人躺在桑樹下,詢問之下,才知道他是餓壞了。趙盾將食物送給他吃,又特別贈送一些給他帶回去給老母親。國君晉靈公很忌憚趙盾的正直,在飲酒之時埋伏了甲士殺他,搏殺中,靈公的一位武士倒戈幫助趙盾,帶他脫險。趙盾很奇怪,武士回答說:“我就是桑下的那個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和詳細情況時,他不告而退。2、漂母飯信西漢淮陰侯韓信,年輕的時候無所事事,常常到處蹭飯吃,受了不少鄙視。他去河邊釣魚,河邊有很多以漂洗為生的老大娘,其中一個看見他捱餓很不忍,就給他飯吃,一連線濟了他十幾天,直到漂洗工作完畢。韓信對大娘說,我將來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大娘很生氣:“大丈夫不能夠養活自己,我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是為了你的報答麼?”後來,韓信投靠劉邦,受封為楚王,找到當日的老大娘,以千金酬謝了贈飯之恩。3、顧榮施炙西晉的顧榮,有一次在洛陽受邀吃烤肉,覺察到端送烤肉的僕人很想吃,就停下來吃肉,把自己的那份給了他。同座的人笑話他,他說:“怎麼能讓每天端肉的人不知道肉的滋味呢?”後來,遇到戰亂過江避難,每次遇到危急的時候,顧榮發現總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自己,問他原因,才知道此人就是當日端肉的僕人。4、棠棣之花戰國時期,聶政和母親姐姐一起生活,以屠宰謀生。南韓大夫嚴仲子與韓相俠累有仇,聽說聶政的俠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求他為自己報仇,聶政拒絕了,嚴仲子依然盡了賓主之禮才離去。聶政等到母親去世,守孝三年後,為了報答嚴仲子的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於階上。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自殺。聶政的姐姐為了不讓弟弟的聲名和事蹟埋沒,到聶政暴屍之處痛哭自盡,讓聶政的事蹟傳遍天下郭沫若曾經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話劇《棠棣之花》。5、摘纓之會楚莊王設宴招待大臣,酒酣之際,派美人出來為群臣斟酒。突然一陣風來,將座上蠟燭都吹息了,有人就趁黑拉了拉美人的衣裙。美人告訴莊王,剛才有人對我無禮,我已經把他的帽纓摘下來了,趕緊點燈,讓這個人現形。楚莊王說,是我讓大家飲酒的,喝醉了有點失態是正常的。於是讓在座的人都把帽纓摘掉,才重新點燈。三年以後,晉國與楚國交戰,有一位大臣捨生忘死,驍勇異常,殺敗了晉軍。楚莊王驚異於他的勇敢,他回答說,自己就是宴會上對美人無禮,被摘了帽纓的人,感念楚莊王的大度,因此願意肝腦塗地,報答莊王。6、漆身吞炭春秋末期,晉國的權臣智伯為政敵趙襄子聯合韓、趙兩家所殺。智伯的門客豫讓發誓為他報仇,躲在廁所裡刺殺趙襄子,被發現後,趙襄子感動於他的忠義,放他走了。豫讓把漆圖遍全身,讓面板潰爛,又吞炭讓嗓子變啞,沿街乞討,連妻子都認不出來。他躲在一座橋下,打算再次刺殺趙襄子,被發現之後,趙襄子問他,你也曾經在範氏和中行氏兩家做過家臣,智伯滅了他們,你不為他們報仇,為何如此執著為智伯報仇。豫讓回答說,我在其他人那裡做事,他們不過把我當成普通人,那我就和普通人一樣回報;而智伯,是把我當作國士來對待,那我必然以國士來報答他。7、結草銜環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結草”是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沒有讓她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在恩人打仗之時,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而取勝。“銜環”是說一位叫楊寶的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