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806557530318
-
2 # 我是阿嘛
在心理學上,“氣質”這一概念與我們平常說的“稟性”、“脾氣”相似。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總是活潑好動,有的人卻總是安靜沉穩;有的人不論做什麼事總顯得十分急躁,有的人情緒總是那麼細膩深刻。人與人在這些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等方面的差異,就是氣質的不同。
氣質是一個人生來就具有的,併成為後天性格形成的重要的生物學條件。一方面,氣質可以按照自己的動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徵,使性格特徵具有獨特的色彩,並影響到一定性格特徵形成或改造的速度。另一方面,氣質在個人後天的生活實踐過程中,也受到了性格的改造和掩蔽。
傳統上,把氣質劃分為四種類型: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一般地說,各種氣質型別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氣質只是人的性格和能力發展的一個前提,各種氣質型別的人都有可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就。
四種不同氣質型別的人的特點:
多血質的人情感豐富,反應靈活,易接受新事物;但是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膽汁質的人直率熱情,精力旺盛,反應迅速而有力;但是脾氣急躁,易於衝動;
粘液質的人安靜穩重,善於自制;但是對周圍事物冷淡,反應遲緩;
抑鬱質的人情感體驗深刻而穩定,觀察敏銳,辦事認真細緻;但是過於多愁善感,行為孤僻。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動力特徵。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的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因而它為人的全部心理活動表現染上了一層濃厚的色彩。它與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脾氣"、"性格"、"性情"等含義相近。 氣質在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透過生活實踐,在後天條件影響下形成的,並受到人的世界觀和性格等的控制。它的特點一般是透過人們處理問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顯示出來的,並表現出個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 氣質是一個古老的心理學問題。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特就提出了4種體液的氣質學說。他認為人體內有四種體液:血液(來自拉丁語-sanguis)、粘液(來自希臘語-phlegma)、黃膽汁(來自希臘語-chole)和黑膽汁(來自希臘語-melanoschole)。四種體液諧調,人就健康,四種體液失調,人就會生病。機體的狀態決定於四種體液混合的比例。這種體液的混合比例在希臘語中叫做"克拉西斯"(kpáση,Crasis)。希波克拉特曾根據哪一種體液在人體內佔優勢把氣質分為四種基本型別: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多血質的人體液混合比例中血液佔優勢,膽汁質的人體內黃膽汁佔優勢,粘液質的人體內粘液佔優勢,抑鬱質的人體內黑膽汁佔優勢。幾世紀以後,羅馬醫生哈林(Galen)用拉丁語"temperametnum"一詞來表示這個概念。這就是"氣質"(temperament)概念的來源。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從類似氣質的角度把人分為"中行"、"狂"、"狷"三類。他認為"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意思是說,"狂者"一類的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是積極的,進取的,他們"志大言大",言行比較強烈表現於外;屬於"狷者"一類的人比較拘謹,因而就"有所謹畏不為";"中行"一類的人則介乎兩者之間,是所謂"依中庸而行"的人。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代醫學中,曾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把人的某些心理上的個別差異與生理解剖特點聯絡起來。按陰陽的強弱,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五種型別,每種型別各具有不同的體質形態和氣質。又根據五行法則把人分為"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和"土形",也各有不同的膚色、體形和氣質特點。這兩種分法是互相聯絡的。作為分類基礎的陰陽與近代生理學研究的興奮和抑制有某些類似之處。 近百年來,氣質心理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成為個性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