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聖晉文化

    桐葉封唐也叫桐葉封弟,周朝時期,叔虞為周成王的親弟弟,據傳叔虞與成王在一起玩的時候,成王把一桐葉剪成一個似玉圭的玩具,對叔虞說:我拿著玉圭封你。周成王把唐封給叔虞。唐在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一百里,所以叫唐叔虞,姓姬,字子於。史稱“桐葉封弟”。叔虞死後,他的兒子燮父繼承了他的王位,並且把國號從唐改為晉。

    原因是在唐這裡有條晉水河,燮父就把都城遷到了晉河的邊上,而且把國號也改了,實為晉水之都的意思。

  • 2 # 業餘歷史學家

    周成王:桐葉封弟

    周成王,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0世紀,姓姬名誦,華夏族(漢族前身)。西周武王之子,武王死後繼位,時年13歲,由叔父周公旦攝理政事。周公旦出師東征,以3年平定其兄弟勾結商紂之子和東方夷族的叛亂,分封天下,擴張版圖至東海,建造東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安定大局。周公旦去世後,姬誦親政,繼續大封諸侯,加強對新徵服地區的統治,建立宗法制度。在位後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對其頌聲四起。在位37年,病死,終年50歲,葬於畢原。

    “桐葉封弟(唐)”又可稱作“剪葉”,出自於《呂氏春秋》。這個典故與周成王、周公旦有關。

    周公旦(生卒年不詳,享年大約60多歲。姓姬名旦,氏號為周,爵位為公。西周政治家。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兄弟排行第四,亦稱叔旦。典故“周公解夢”、“周公吐哺”均與其有關)為周朝開國功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

    周成王即位時,年齡非常小,所以由周公代理朝政。周公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條。

    有一天,年少無知的周成王,退朝後與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看到前面有一片梧桐樹林,長得格外茂盛,周成王一時覺得好玩,便隨手剪下一片梧桐樹葉,當作玉珪信符授送給弟弟叔虞,又隨口對弟弟道:“我把這作為信物,封賜給你!讓你去做儲君,怎麼樣?” 叔虞恭敬地接過樹葉之後,心裡非常高興地離開了。隨後一次聚會中,叔虞便把這件事告訴給了周公。

    周公認為天子“金口玉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就非同小可了,於是就前去詢問周成王。周公問:“你是要讓叔虞去做儲君嗎?”周成王回答周公說:“當然不會。我當時只不過是一時興起,便跟弟弟開了個玩笑罷了,並沒有當真。” 周公聽後一本正經,很是嚴肅地告訴周成王說:“臣聞之,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意思是說,我聽說做為天子是不應該有戲言的,一言既出,你就必須實現它。因為史官要記載它,樂工要唱誦它,士大夫還要宣揚它。 成王聽後覺得周公言之有理,便無話可說,只好弄假成真,擇日就把叔虞封於唐,去做了唐的儲君。

    後來,唐叔虞憑藉著自己聰明的頭腦,勤儉節約、勵精圖治,將唐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唐地的人們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深受老百姓的愛戴。 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姬燮便把都城遷到了晉水岸邊,故改唐為晉。

    周公就是站在維護王權利益的基礎上,建議成王桐葉封弟的。正因為成王、周公言而有信,“其誠至矣,天下順之。”君主說話算話,坦誠承諾,所以天下百姓都表示歸順。 “君無戲言”一詞,也就是由此而來的。成為了後來歷代帝王信守承諾的詞語。 後來,人們用這個表示分封之意,也代表著誠信一詞。唐代李嶠《攀龍臺牌》裡引用了這個典故:“亦有御蘭感夢,皇天之命伯倏,剪雖開封,上帝之名太叔。”

    “桐葉封弟”這個典故告訴我們:當權者應言而有信、謹言慎行。

    編著者語:孔子曰:“國君正其身以正國,正其身以正天下。伐無道,刑有罪,一動而天下正,其事正矣。”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自然應該謹言慎行、言出必行,而不可胡說八道、信口雌黃。作為一個數千年凸顯人治的國家,為君者、為官者的誠信不是個人之間的恩怨,而是與人民大眾息息相關,這是直接決定著民心所向的重要關鍵,還是一個關係到社會治理的大問題。今天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從中受到啟發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整天在網上拿"狗”說事的人,都是社會上什麼階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