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鬼影147951010
-
2 # 這些歷史要讀
當然是名不副實啦!
這些軍事排名,很多都只是火力排名而已,是主要依據常規紙面戰力來排的。
印度怎麼說也是一個人口大國,擁有13億人口,因此保有一支130多萬人的軍隊,從規模來看,本來就位居世界第四。此外,印度還常年保持著“世界第一軍購國”的寶座,對美俄歐等國的先進武器,就是買買買。因此,印度軍隊得以平湊起一支紙面戰力相當強大的軍隊。
然而,印度與核常兼備的五常相比,其實也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雖然其常規戰力遠超五常中的英法,但印軍的核武器品質和核打擊能力,卻明顯不如英法。
首先,在核彈頭數量上,印度總共才只有約80-100枚,比巴基斯坦的數量還少,那就更不用說和五常比了。
其次,在核潛艇方面,英國擁有前衛級、特拉法爾加級和前衛級等核潛艇;而法國也有凱旋級、紅寶石級和梭魚級等核潛艇。相比之下,印度雖然也有核潛艇,但只有2艘,一艘是租俄羅斯的,而另一艘則是自行研發的殲敵者號。因此,在核武器領域,印度不論品質還是數量,都無法與五常相比。
說回常規軍事力量。雖然印軍紙面戰力很強大,但由於其國防工業基礎落後,研發水平不高。因此,印軍的軍事裝備多半都需要對外採購。而印度自行研發的武器裝備,比如阿瓊坦克、光輝戰機等,雖然印媒一再吹捧,但真實效能其實水得很。所以,時至今天印軍現役的主要武器裝備,基本上都是美俄歐的進口貨。
試問,這樣一支靠“萬國牌”武器堆砌出來的軍隊,戰鬥力能強到哪去呢?
雖然現在的印軍,的確是南亞當之無愧的霸主。但在南亞,除了巴基斯坦,其他小國的軍力本來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如果要和和五常比,那印度還是差太遠了。畢竟印度的國防工業水平,別說和五常相比了,就是日本、德國和南韓,他們也比不過!
-
3 # 白虎堂
其實,按照印度自己的意思的話,印度軍力應該是排在美俄之後,所以,有些排名把印度排在第四,估計印度是不怎麼高興的。但是,有那麼多的排名都把印度排在第四,印度也沒話說啊。
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講,印度真不配排在第四。因為擁有一定核力量的五常,才是前五甲。印度雖然也擁有核技術,但是印度的核技術半生不熟,“烈火”導彈現在勉強能夠打5000公里了,還是夠不著洲際導彈的門檻。印度的戰略核潛艇,也是一塌糊塗,殲敵者級就是個擺設。至於戰略轟炸機,什麼?印度有戰略轟炸機嗎?也許印度覺得蘇30MKI就是吧?
常規軍力,印度其實也很糟糕,這裡不羅列印度的裝備資料,但是就從前面印度和巴基斯坦互懟的那一波來看,印度確實沒佔到什麼便宜。要知道,印度長期以來都在巴基斯坦方向苦心經營,部署自己的優勢兵力,最後搞出一個飛行員被俘的尷尬結果,關鍵是印度還把被俘的飛行員捧成了英雄,只能說這很印度。
那麼,把印度排在第六的位置如何?其實這也很牽強,因為印度的軍工技術實在是出了名的那個什麼啊,像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這樣的軍工集團,可以把一批又一批的飛機給修進廢鐵工廠,無論是美國飛機,還是俄羅斯飛機,只要從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出來,基本上就玩完了。糟糕的軍工技術,使得印度只能長期依賴於買買買。因此,如果要考慮軍工成績這一項的話,印度估計比很多小國都差遠了。
例如以色列,雖然是個小國,但印度天天在買以色列的武器,而歐洲的瑞典,也出了薩博這樣的公司,和印度斯坦一對比,薩博不知道有多高大上了。印度最近還打算往波斯灣派戰艦,但是在船塢裡建造的新艦又著火了。這樣一個國家,就算把它排在五常之後,也還是會令人費解啊。
但是美國《新聞週刊》等媒體還是喜歡把印度排在第四,這或許有一個原因在裡頭,就是美國一直都想賣武器給印度,例如洛馬就拿魔改版的F16假裝成F21準備塞給印度。既然想賣武器給印度,那肯定是得誇誇印度有多厲害啦。只要把印度忽悠高興了,白花花的銀子不就到手了麼?至於排名?不就是個排名嘛?
-
4 # 海事先鋒
不名副其實,印度哪能排第四呀,他應該排第一。當然了這是開玩笑的,印度能排個第7第8差不多,五大常任理事國妥妥的前五鐵打不動,下來應該是義大利和以色列了,印度看上去兵力規模大,但是品質實在是太差了。
關於印度海軍,曾經有個謠傳說是印度有3艘航母,實際上,印度一直都只有1艘航母,一開始是維克蘭特號航母,後來維克蘭特退役了,印度買了維拉特號,也就是英國的競技神號,然後維拉特也退役了,印度又從俄羅斯買了維克拉瑪蒂亞號。維拉特號退役前一個月去海上迎接維克拉瑪蒂亞回國,這是印度唯一一次擺出雙航母同框,而且第二個月就剩下1艘了。
海軍來看,人家義大利起碼有2艘輕型航母在役,有4艘地平線級導彈驅逐艦,區域防空艦的品質和數量都比印度多,印度只有3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在服役,但是防空導彈巴拉克8還沒有買夠,射程和探測範圍都不夠,比不上地平線的EMPAR雷達和紫菀導彈。所以你看,印度海軍搞了半天還沒義大利厲害。
關於印度空軍,雖然看上去很厲害,但是他們第一飛行技術較差,最近在邊境衝突中被巴基斯坦打下來一架米格21,另外,印度空軍的戰機非常老舊,面臨著很大的換裝壓力,印度的第四代以上戰鬥機比以色列還少,印度的四代機只有120多架蘇30MKI戰鬥機比較新,其餘的Phantom2000和米格29都已經老舊不堪等待退役。人家以色列好歹有200多架F15和100多架F16。
都說印度有核武器了不起,實際上這也是印度能排在前面的原因,要不然怕是都要排在日本的後面了,這也是印度對比五常以外其他國家的唯一優勢,印度有核導彈,意味著印度有一定的核戰略能力,這是印度作為一個地區大國和未來可能的世界大國的戰略支撐。但是印度的核武器品質不是很好,到時候能不能用也還不好說。
所以印度排名第4,實在是名不副實,要捧他,你乾脆說他第一算了,要不然咱就實事求是說他是第7第8就行了。
-
5 # 晨曦談兵
國際上的一些軍力排名,軍隊規模因素影響比較大。這種排名,對於印度來說,如果是這次印巴空戰之前,可信性顯得還會高一些。但在這次印巴空戰中,其戰機上去就被梟龍戰機幹掉了,其表面規模之下的真實戰力就值得懷疑了。
從整體來說,印度是一個擁有核武器、彈道導彈的國家。核武器的威力世人有目共睹,彈道導彈擁有強悍的遠端打擊能力。所以,非核國家,或者疆域面積很小的國家,比如日本、德國、以色列這種,儘管他們各自擁有自己的優勢,但在真正的對抗中(假設兩國相鄰),他們將不是對手。美俄中三國不是現在的印度可以奢望的,所以有對比價值的也就剩下了英、法兩國。
從規模看,英國現役部隊約21萬,法國約26萬,印度約130萬,印度擁有很大的優勢。從軍/費上看,英國目前約550億美元,法國、印度均為440億美元左右,三者差不多。對於現代戰爭來說,由於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數的意義在下降。所以,三國之間的比較,還需要從規模、品質上綜合來看。
既然首先提到了核武器這個“王牌”,那就需要提提幾國核彈頭的數量了。從上表可以看出,在核彈頭數量方面,法國擁有較大優勢,印度差距還有些大。在2次核反擊力量上看,英國擁有4艘先進的“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法國擁有4艘先進的“凱旋級”戰略核潛艇;而印度所擁有的那1艘彈道導彈射程只有700公里的“殲敵者號”,很難說算不算戰略核潛艇;印度這方面的差距更大一些。
歐洲颱風戰機
從空軍來講,印度擁有近400架的3代機,其中以蘇30MKI為主(240架左右),其餘的為近50架的Phantom2000,100來架米格29,以及10來架LCA。英國先進戰機規模約220架,其中150架為3.5代的“颱風”戰機,其餘為“狂風”多用途戰機;法國先進戰機規模約310架,其中150架為3.5代的“陣風”戰機,其餘為Phantom2000系列戰機。
法國陣風戰機
如果說英國戰機規模偏小,目前出勤率有點低的話,那麼法國就是不同的情況了。其在先進戰機規模上接近印度,主力戰機在效能、武器、電子戰能力上等比印度的先進半代,而且戰機出勤率、飛行員訓練水平也更高。在預警機方面,英國為12架,法國為8架,印度為6架;三國均無轟炸機。顯然,在空軍戰力方面,法國更勝一籌。不過,目前一個新變化是,英國已經開始服役新一代的F-35隱身戰機,目前已到貨10架左右,後面將繼續增加。在新一代戰機方面,印度、法國目前還難以擁有。
在陸軍方面,印度的優勢就比較大了。目前法國只擁有400多輛“勒克萊爾”主戰坦克,英國更是隻剩200餘輛“挑戰者”坦克,與印度這種動輒3000來輛T-72、T-90、阿瓊等坦克的國家相比,就有些寒酸了。不得不說,英、法兩國還是地面壓力太小的緣故。雖然英法均有幾十架先進的武裝直升機,但印度的卻更出人意料,比如其擁有22架美國的AH-64“阿帕奇”重型武裝直升機,以及近20架俄羅斯的米-25、米-35武裝直升機;印度中國產的LCH武裝直升機也已經開始生產了,外形上與我們的武直10倒有些像。
印度“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在海軍方面,三國都是擁有航母的國家。不過,法國的是4萬噸級的彈射航母,艦載機是3.5代的陣風戰機;英國已經擁有兩艘6萬噸級的滑躍航母,而且艦載機是新一代的F-35B;而印度,暫時只有一艘4萬噸級的滑躍航母,搭載的是3代的米格29K。根據我海軍的測算,同噸位下,彈射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是滑躍航母的4倍,如果艦載機效能再差半代至一代,印度航母的戰力差距就比較大了。
在潛艇方面,法國擁有6艘“紅寶石”級核潛艇;英國擁有4艘“特拉法爾加”級核潛艇,3艘“前衛”級核潛艇;印度擁有一艘俄羅斯的“獵豹”號核潛艇,以及10幾艘常規潛艇(“基洛”級、“魷魚”級,209型等)。如果說英國核潛艇目前存在出勤率低下的問題,印度表現也不怎麼樣:前幾天印巴衝突時,印度一艘新服役的“魷魚”級本想示威一下,結果就被巴基斯坦逼出水面了。在這方面,法國表現還是不錯的,在與美國航母作戰群的演習中,取得了擊沉多艘艦艇的戰績。顯然,在潛艇方面,英、法兩國遠洋作戰能力更強。
印度“查克拉”號攻擊型核潛艇(“獵豹”號)
驅護艦艇方面,三國在規模、效能方面表現均不怎麼出色(英國45型驅逐艦還好些),讓人難有對比的興趣。整體來說,海軍方面,法國更具優勢。
所以,就陸、海、空、核4大力量方面,法國佔據了3項優勢,印度只有陸軍佔據了優勢。而且,目前我們對比的只是表面力量,英、法兩國還是壓力比較小,其底蘊還是更深厚一些的。由此來看,印度軍事力量排第4,目前還不是很有說服力。不過,印度發展速度很快,除了軍/費方面會繼續快速增加外,其將繼續購買俄羅斯、美國的先進武器,自身武器中國產化的進度也逐漸取得了成果。其軍事力量達到第4位,只是時間問題。
-
6 # 軍武文齋
我們看印度的這個軍隊建設,印度軍隊建設其實還是比較完善的,他肯砸錢,手頭武器都還不錯,下面我們簡單統計一下。
而除了這些呢,印度還有核潛艇和航母這些東西。這些就不一一列舉了,他這個海上力量還算不錯,也算印度洋一霸了。
-
7 # 軍武小咖
綜合來看,印度陸海空軍以及導彈部隊的水平,在世界上都能夠排在前十位。而印度的綜合國力也比較強,印度的人口數量巨大,戰爭潛力非常強,GDP數量排名世界前列。同時印度的軟體科技水平也比較高,從上個世紀開始,印度就很重視自身的軟體技術發展,印度矽谷是世界上著名的軟體生產基地。從這些條件來看,印度的軍事實力排在第四位,絕不是西方智庫故意吹捧印度,印度自身也的確具備排在第四位的實力。
-
8 # 再牽手時
首先,印度排第四我感覺是名不副實,應該排在第三才對。首先,印度有萬國牌武器,中國可沒有這種實力。印度有幾十年磨一劍的阿瓊坦克,面對這種先進坦克,中國的99坦克肯定打不過,而且印度還有他們研發幾十年的光輝戰機。毫無疑問,一款能研發幾十年的戰機,怎麼可能是中國空軍可以應對的呢?殲20在光輝面前肯定會被吊打。而且印度還有航母,你看印度航母多牛逼,你們以為印度航母窩在港口是不能打嗎?不,你們錯了,印度航母是太厲害了,綜合實力遠超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現在印度養精蓄銳,就是不想其他國家知道印度真實實力,所以表面裝作軍隊很弱。其實印度的戰爭潛力比中國大的多了。嗯
回覆列表
印度軍隊無論從人數丶武器數量,還是軍事裝備的體系完整度方面來看,都算得上世界第四,但是這只是紙面資料。
軍事實力大體由戰爭能力、軍事影響力構成。
戰爭能力由戰爭實力與戰爭潛力共同構成。
印度是個大國,也是個軍事大國,但是印度並不是真正靠戰爭洗禮,搏殺而來的大國,而是由英國殖民地和平獨立而來的大國。沒有經過血與火的洗禮,這樣的軍事大國的戰爭實力是存在疑問的。戰爭並不是人多丶武器充足就一定會獲勝,人類戰爭以少勝多的案例很多。縱觀拉美,大國也不少,但是一遇域外強國就不堪一擊,這就是和平獨立的負作用之一。再看印軍戰績,也不值得稱道。可見印軍的戰爭實力是存在疑問的。
印度國大人多,經濟體量大,軍工體系完備,具有較好的戰爭潛力。但是現代戰爭,人口多對戰爭潛力的幫助大幅減小了。而印度軍工體系在關鍵技術和關鍵環節方面,缺失較為嚴重,這一點將嚴重的影響了印度的戰爭潛力。而印度的經濟體量大,則對戰爭潛力有極大的意義。總的來看,印度的戰爭潛力很可觀,除了不如中美俄外,其他國家還真比不上印度。只要不與中美俄發生戰爭,印度的戰爭潛力將能發揮到極致,這將對印度的軍事實力提供堅實而強大的支撐。
在當代,對於軍事實力而言,軍事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軍事影響力又分為軍事威懾力和軍事號召力。
在軍事威懾力方面來看,印度比不上中丶美丶俄丶英丶法。甚至還不如德國丶以色列…。一方面是印軍聲望比不上這些國家,二是印度對全球造成威脅的能力不如這些國家。
在軍事號召力方面,印度就更報歉了,非但不如世界性大國,就連巴西、沙特都不如。例如巴西在拉美挑頭反對域外勢力,就會有一大群小弟支援。沙特反對誰,也會有一大群跟班。世界性大國即便不算其跟班,只要表個態,外界就不會當兒戲。
綜合來看,個人認為印度的軍事實力確實不錯,排進世界前十,應該沒問題。但是說硬要排在全球第四,個人認為有點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