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鉤沉者小王

    中國的演變過程中最典型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傳宗接代、開枝散葉的工具”“重男輕女,生男為嘉,生女為不嘉”這些典型觀點。

    我來說下“父父子子”這種觀點。這句話是古代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三綱五常”分別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這“五常”。其中“父父子子”在歷史演變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先秦時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孔子的《論語·顏淵》,孔子在提出這種倫理道德觀念時,與後世不同,他強調君臣父子四種不同的身份都應該是獨立自主的,要各在其位、各盡其責。其中父親有錯時,兒子就應該出言阻止提醒。

    《曾子耕瓜》講的是曾子鋤瓜,不小心鋤斷了瓜的根。父親曾皙非常生氣,舉起一根大棍來擊打他的背。曾子倒地不省人事許久。過了很久才甦醒過來,走近曾皙問候道,“剛才我得罪了父親大人,您為教導我而用力打我,您的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吧?”退下去回到房裡,曾子邊彈琴邊唱歌,想讓父親聽見以知道他的身體健康無恙。

    這裡孔子明確反對此事,認為曾參並不懂孝道,這只是愚孝,孝要腦子來分析、靈活處理,遇到這樣事應該像舜一樣,輕打可以承受,重打就要逃跑,如果因為被打死了就會陷他父親於不義,相比之下不是更不孝嗎?

    《孝經·諫諍》中,孔子再次明確父子關係,兒子要敢於直言力爭,就不會使父親陷身於不義之中,對於不義之事,一定要諫爭勸阻。這是一種理智、獨立的關係,而非一昧順從。

    西漢時期

    西漢時期,統治階級為了強化通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則根據統治需要對儒家的思想進行了修改。其中就包括君臣父子關係,由原來的獨立自主變成了主輔有序。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君臣、父子、夫妻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把父子關係與陰陽等說法相結合,父為陽、子為陰,陽為主、陰為輔,兩者相互依存。君臣夫妻也是如此。前者陽,後者陰,都是相輔相成。

    隨後,又根據孔子的“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說法,提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的說法解釋,進一步強化了主輔關係。

    東漢時期

    東漢時,發生了一次著名的會議——白虎通會議。當時的漢章帝召集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和諸生在白虎觀圍繞儒家經典進行討論的學術型會議。在這裡儒家思想再次被改造,進一步順從統治階級的思想。其中父子關係由主輔有序又變成了強制依附。

    儒家思想被神化。吸收了大量的讖緯思想,神化王權、神化等級秩序、神化道德這些內容,原先的“三綱五常”變成了“三綱六紀”,把君臣、父子、夫妻三種關係延伸到以君臣、父子、夫婦為主,包括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在內的九種關係,進一步擴大了社會控制的範圍。

    樹立絕對權威。透過神化,君臣之間變成了絕對服從,這是出於便於加強統治的目的來考慮的,那麼後面這些也同樣要依次演變,否則自相矛盾。所以“六紀”從屬於“三綱”,而“三綱”之中“父子、夫妻”又從屬於“君臣”。君綱、父綱、夫綱變得不可逾越。

    這個演變過程,其實就是古代封建統治者為了強化統治實行的一項措施,由政治直接干預,引發學術思想的轉換,併為政治來服務。

    在我看來,孔子原本的思想內涵是沒有問題,只不過是後來扭曲了,變成了束縛人們思想的枷鎖。到現在,還有有些老一輩的人,也是這樣的頑固思想,認為父母說什麼都對,不論對錯子女都必須聽,完全不顧事情本身和子女的感受。

    所以在現在的兒童觀中,有尊重這項原則,即任何事情如果涉及到兒童本人,必須認真聽取兒童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說明時代在進步,教育下一代也應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4V電瓶上怎麼接線用12V的加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