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元哥的單身生活

    《弟子規》是中華民族的經典,它關係到家國,人格。薄薄一本書,在每代人的虔誠閱讀和信奉中,嵌入了人類的精神史。我們必須認同“精神的力量”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戰勝自然戰勝自我,走出困惑實現人生理想的唯一決定的力量。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導的人,才能完成個人真正的人生旅程。

  • 2 # 南波宛

    《弟子規》感悟

    初次背弟子規,只是跟著同學盲目的背,經過長時間的翻來覆去,把這一段背熟,再背另一段。後來,時間緊了,只給十分鐘,就要背十二小句,為了抓緊時間背,我懂得了理解意思,因為一瞭解意思,大體就背過了。

    我很佩服《弟子規》的作者,‘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順順承’這了了的二十四個字,把“聽從父母的話”這段長篇大論濃縮成了兩句精華,僅24個字,就讓我們體會出要聽父母的話。

    雖然作者有“把文章簡單化”的本領,但有些句子講的也不得對。“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就不是完全對的。

    即使在路上與長輩相見,要下車,下馬,等長輩過去了再走,可也用不著百步啊!還有“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父母死後,是應該悲咽,可用不著三年不與夫妻同居,不吃酒肉吧!

    我們要把正確的美德牢記心中,用他們來裝點祖國,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美麗,文明。

    凡出言,信為先-弟子規讀後感

    是我們生活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有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了別人有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在這麼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他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說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說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對人要誠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偽無信,本來不相信,以後也不會相信了。

    我們應該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記得在思品書上,有一篇文章,是寫宋慶齡的。宋慶齡小的時候,摺紙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他又在摺紙,她的同學小珍看見了,羨慕地說:“你摺紙折的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摺紙,好嗎?”“沒問題”宋慶齡一口答應下來。

    第二天,宋慶齡一家本來要去以為老奶奶家的,但宋慶齡想到了昨天答應小珍的事情,便沒有去老奶奶家,自己一個人在家裡準備了許多紙等小珍來,然而,小珍沒有來,她失信了。但是宋慶齡一點兒也不後悔,她說:“小珍雖然沒有來,但我做到了一講信用的人!”就因為宋慶齡從小就有著優良品質,長大後成為偉人,受到了人們的愛戴。

    弟子規有感

    弟子規這本書非常有道理,在這本書中先把孝放在首位然後略帶一些禮儀知識。

    我比較喜歡這一段: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

    我喜歡這一段是因為這兩句寫出了怎樣對待父母才是孝。不過,我們現在都是家裡的“小皇帝”什麼事都要父母做,連吃飯都要父母喂所以父母也很疲憊。所以我們要像古代的人民一樣孝敬父母。

    除了孝敬父母,弟子規中還寫了一些禮儀。

    我喜歡的是: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這三句告訴我們,當長輩站著時小輩不可以自己坐下。長輩坐下時小輩必須坐下。在長輩面前不要大聲呼喊,不出聲這也不是件好事。

    我從這裡才明白以前我做的都是錯誤的。

    以後我要多看弟子規,多學一些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手了不該說話嗎?應該做陌生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