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傑

    這個就是CBA聯賽和其它聯賽的區別了。大部分CBA球隊一般都有兩個名字,舉個例子,比如大家熟悉的廣東宏遠,其實也叫做廣東東莞銀行,前者是俱樂部名字,而後者是贊助商名字。

    CBA聯賽最開始是沒有冠名商的,以前八一隊就叫八一火箭,上海隊叫上海大鯊魚,廣東隊叫廣東宏遠,遼寧隊叫遼寧獵人……隨著CBA聯賽的職業化和商業化,冠名商也就成了產物。各CBA球隊所找的冠名商一般都是各隊所在城市或者省份的大企業。

    冠名商是經常會更換的,所以大家能看到,前幾年遼寧隊還是叫遼寧本溪藥都,今年就改名為遼寧本鋼了;新疆隊之前叫新疆廣匯,現在叫新疆喀什古城;以前天津叫隊天津榮鋼,現在叫天津濱海雲商……

    當然,也有一些球隊俱樂部名字和球隊名字是一致的,這裡主要是因為這部分球隊放棄了冠名商。比如北京首鋼,他之前的贊助商是北京金隅,在分手後他就一直叫北京首鋼;比如江蘇肯帝亞,在更換大股東後,他就一直叫肯帝亞;浙江廣廈隊就一直是宣傳自己的企業,叫浙江廣廈控股;浙江萬馬隊在更換股權後,就一直叫浙江稠州銀行……

    CBA裡比較穩定的冠名商有東莞銀行、馬可波羅等。冠名商的冠名費也都在逐年提升。以前東莞銀行是每年800萬左右,現在估計得在1200萬左右了。馬可波羅以前每年估計400萬左右,現在也至少到1000萬附近了。

  • 2 # 凌波薇笑

    這確實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其實不光是CBA聯賽,就是中超、中甲甚至中乙聯賽,也存在這種情形,即俱樂部一個名稱,球隊一個名稱,而且俱樂部、聯賽組委會、媒體平臺、球迷群體等所用名稱都不盡相同,有的用俱樂部名,有的用球隊名;有的用全稱,有的用簡稱;還有的混搭著用,所以,這就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混亂。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比較正式點說法是“應贊助商要求”,而通俗點兒說就一個字——錢。前面所說的俱樂部名稱一般是固定不變的,除非出現維持俱樂部基本生存的投資主體發生變化;而球隊名稱則是經常變化的,因為這個名稱通常是贊助商買下的賽季冠名權,也就是說,這個球隊名稱要帶有贊助商的元素,體現贊助商的意願,下面我們舉例子來說明一下:

    比如,CBA球隊中的青島雙星雄鷹俱樂部,以前一般簡稱“青島雙星隊”,但在剛結束的這個賽季中,隨著國信集團的接手,其就變成了青島國信雙星籃球俱樂部,球隊名稱也變成了“青島國信雙星隊”;而在2016-2017賽季,青島雙星還出現了一個更特殊的名稱——青島濰坊高新隊。這是怎麼回事呢?青島的球隊怎麼還出現了濰坊字樣呢?原來,當賽季的冠名商變成了濰坊高新區管委會直屬國有控股公司——山東高建立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而且聯賽前6個主場在濰坊進行。

    再比如,中超聯賽中的天津泰達足球俱樂部,一般也簡稱“天津泰達”,但最近幾個賽季,隨著商業贊助商的變化,隊名也在不斷變化,出現了“天津康師傅”“天津億利”等表述。當然,這期間,他們的俱樂部名稱是一直沒有變化的,所以就會出現有的稱讚助商名稱,有的叫俱樂部名稱等不同版本的混亂表述。

    其實,表明上看,球隊有贊助商冠名這是好事,畢竟可以起到創收作用,有利於球隊生存發展;但從長遠來看,過於頻繁的更名不利於俱樂部和球隊文化建設,也不利於培養球迷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如果在NBA或五大聯賽中,這種情況就很罕見,比如,火箭隊就一直是火箭隊,皇家馬德里一直是皇家馬德里,不會因冠名商變了導致球隊名稱甚至是俱樂部名稱就變了。

    目前,中國足協已意識到這一點,並明確要求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3年之內要實現中性化名稱的普及應用。但能否實現,我們還要再觀察一下。不過,CBA方面還沒聽說有這樣的要求。也許作為籃協主席的姚明,會在合適時機推動這件事的。

    相信,不管是籃球還是足球,隨著職業聯賽的推進,這種俱樂部和球隊名稱不一致,而且經常變換的現象,會得到有效解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鐵票放票是一次性全部放完還是每天放一部分?